年终奖映射行业兴衰
刘琼
年前最能振奋人心的东西是什么?不少人都会回答是“年终奖”。
不过不同行业的年终奖往往是冰火两重天。济南楼市一位妈妈级置业顾问,去年一年卖楼6.95亿元,一次性获税后奖金500万元,堪比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而有悲催者在网上爆料他所在的小型外贸公司的“新型”年终奖,只给员工每人发袋馒头,寓意“蒸蒸日上”。
“年终奖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合理客观地评价员工当年的工作表现,并给予相应的鼓励。”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周学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科锐国际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2012企业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就行业而言,70%的受访地产企业将上调年终奖,比例最高。其次是服务业、医疗健康、高科技、零售业、消费品、物流、能源与化工、汽车、机械制造、金融业。
房地产行业年终奖最“得瑟”的原因,上述报告认为,是抑制了两年的刚性需求在2012年集中爆发,加之开发商降价促销以便回笼资金购买更加有利可图的土地资源,双重因素令十几家大型地产企业提前完成2012年度销售目标。“此时上调年终奖,既能鼓舞士气,也能激励员工冲击今年的销售目标。”
IT 互联网公司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华为在披露2012年经营业绩时,CFO孟晚舟公开称给员工们的年终奖预算高达125亿元,总额较2011年增长38%。腾讯则被传发了24个月工资作为年终奖,而传说腾讯的DNF游戏部门年终奖高达48个月。阿里巴巴公司则表示,集团将对全体员工在年终奖之外额外奖励一个月薪酬,并将打入员工的支付宝账户之中。
相比而言,金融、机械制造受访企业上调年终奖比例最低。一位在某造船业上市公司的员工告诉记者,今年年终奖比去年相差很多,“不过这也不奇怪,整个行业形势都不好,去年我们公司不仅新增订单减少了很多,一些以前的订单也被取消了。”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报告,2012年企业景气度低、下滑相对比较明显的主要是钢铁等与投资相关的产业,制造业内部,钢铁、石油加工、化纤等三个行业处于不景气区间。
基金和券商等行业的年终奖就只能用“雪上加霜”来形容,持续不振的资本市场环境,给从业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不少降薪裁员。就是常常让人垂涎的美国华尔街年终奖也大为缩水,外媒报道,摩根士丹利的数千名交易员、投资银行家和其他雇员今年收到年终奖的方式,或将是欠条而不是现金。
“年终奖通常是与企业业绩和员工绩效挂钩的,当然不同的行业景气程度不同,年终奖也有较大差别。”摹根麦肯立(上海)企业和投资银行部的高级顾问施然雰表示,不过在整体经济形势不好的状况下,即便要降低年终奖,老板和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在此前用其他形式让员工了解情况,使大家有所心理预期,员工也能比较理智地看待行业发展环境。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年终奖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上述科锐国际报告认为,不论是对企业还是整个行业、城市还是整个区域而言,年终奖不再是对员工整年工作的简单奖励,它已经开始成为判断企业或行业或区域发展兴衰、人才吸引与留用的重要参照指标。
当然,从人才保留来看,周学平认为,年终奖并非企业保留人才的主要工具,企业还是要通过多元化的措施来保留人才,包括各种福利类措施(保险、补贴、员工保留奖、弹性工作时间、海外派遣等等),以及非福利类措施(提高薪酬竞争水平、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雇主品牌、轮岗等等)。
企业的“小九九”
唐文之
125亿、60个月月薪、黄金1000克、豪华宝马5辆、50万元股票……如今企业年终奖晒单的手笔是让人越发眼红了。
过去愿晒年终奖的企业不多,如今敢晒年终奖的企业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事实上,年终奖类似于员工工资收入,对于企业来说是个需要“保密”的人事项目,然而为何有那么多企业主动或是被动愿晒年终奖,恐怕在背后偷笑的不仅是拿到奖的员工。
“随着微博的普及爆发,近几年主动晒年终奖的现象越来越流行。” 罗迈国际(RMG SELECTION)的经理肖亿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可以看作是借助年终奖进行品牌宣传的行为,是企业展现自身实力的机会。”
华为、腾讯、360等等,这些平日颇具眼球效应的公司在年终奖的晒单名录上纷纷送上了自家的“大礼”,唯恐落后。虽不知其中的员工是否真正分享到了这笔巨款,但至少已经让圈外人足够羡慕、嫉妒、恨了。
派发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年终奖,企业能够因此带来更多的人才、招到更好的员工吗?对此,肖亿云认为,企业的晒单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圈外人的好奇。“如今的求职者心态都比较成熟,并不会因为年终奖而心动,更重要的还是职位本身带来的平台和发展。”
罗迈国际于今年1~2月的一项中国人才调查(China Talents-Flow Survey)显示,41.21%的人表示并不在意年终奖的多少,如果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甚至会不等年终奖到手就选择跳槽。调查同时显示,薪水越高,等年终奖后再换工作的人的比例越低,说明薪酬越高,对金钱的需求会相应降低,他们将从更多方面衡量一个工作机会的好坏,比如工作内容挑战性、工作生活平衡、企业文化等。
然而,年终奖晒不好,不仅不能吸引到好的人才,而且还有可能引起企业内部的人心动荡。
“60个月的年终奖属于个别团队,我们今年能拿6个月就不错了。”据腾讯员工介绍,在公司内部的论坛上对于“60个月”的年终奖也已经热议许久,对于不怎么赚钱的项目团队成员来说,即使身在腾讯,也颇感“待遇不同”。
“晒年终奖无疑是对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一次考验。”在肖亿云看来,通常企业年初会制定各自公司的年终奖考核办法,年末兑现。如果这种机制不透明,很容易引起员工内部的嫉妒攀比心理,也不利于企业内部稳定。
晒年终奖无疑是把“双刃剑”,晒得聪明皆大欢喜还有不错的口碑,晒不好惹人笑话还遭员工非议。随着年终奖数字的节节攀升,明年,不知这些公司又将如何刷新这些年终奖数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