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网站 > 正文
分享到:

雁阵转移中的实体产业,还能继续“无痛”降本吗?

时间:2022-10-14 16:40:15 来源:阑夕 评论:0 点击:0
 

  作者丨语焱

  监制丨阑夕

  2022年,对中国的制造业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年的5月19日,苹果公司CEO库克在其飞船总部大楼与越南领导人一番亲切而友好的交谈过后,库克大手一挥,将最新的AirPods组装拆出了一部分交给越南代工。

  一个背景知识是,一直以来,AirPods是苹果所有电子产品之中最小巧同样也是代工难度最高的一个。因此,组装AirPods与组装iPhone一样,可以被视作取得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一大标志性成就。

  而在AirPods初代发布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的核心代工一直都停留在中国工厂。

  当然,这只是“前菜”。

  这一年,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被美国盯上,在当前背景之中,我们或许可以解读出不一样的意味出来。

  雁阵转移中的中国制造业有破局之道吗?

  事实上,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中,AirPods从中国大陆迁向越南并非孤例。

  环顾周边,印度的庞大劳动力人口;越南的低关税;印尼、马来发达的橡胶工业与自然资源,都是中国的传统制造业的潜在竞争对手。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制造业流向成本更低的洼地几乎无可避免。

  在这种趋势下,不仅苹果开始把产线逐渐搬到越南与印度,无数消费电子配套产业链企业也跟着苹果一起迁移;耐克、阿迪达斯也早将从前位于晋江的工厂搬到越南、东南亚。

  一位日本学者,将这种现象总结为“雁阵效应”

  根据“雁阵效应”的解释:亚洲各个国家,按照经济发展的程度,会依次完成制造业从劳动力密集向技术密集的升级。其中,先发展的国家在向芯片、汽车等技术密集制造发展的过程中,配套的组装、零配件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会自然迁移到更具成本优势的欠发达地区。

  但问题出现了,雁阵模型中,低端制造的转移,一般伴随的是高端制造的崛起。而我们,正卡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流,但高端制造尚未形成气候的尴尬时机。

  雁阵转移,要在中国失效了吗?

  关于这个问题,坏消息是,疫情冲击,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京东云联合中国信通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行业首个《数智供应链白皮书》中明确指出:“新冠疫情蔓延对原料采购和劳动力流动带来负面影响,就业不稳定降低了人们收入预期和消费能力,许多企业无法前瞻预测供需两侧发生的变化。传统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存在资金、信息、物流等运转不畅和信息割裂的现象,特别是各主体间缺乏有效协同、数据信息共享程度低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不仅降低了供应链的安全和效率,更增加了供应链正常运行的潜在风险。”

  过去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慢一点、成本高一点,在面对确定的市场,高速增长的数字,都不是问题;疫情之中,寻求降本增效的确定性,成为了我们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好消息是,通过AI、上云、进行数智供应链改造,是助力劳动密集型产业降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技术含量,早已成为实体产业降本增效的一个标准答案。

  比如京东,作为一家同时兼具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双重特性的企业,疫情期间,通过多年累积的数智化手段,依旧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5073亿元人民币营收,同比增长高达11.0%,京东超市的活跃用户同比增长也达到了近30%。

  具体到更细节的方向,在京东的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中,通过拣货员与机器人“地狼”的明确分工,“人机CP”的模式有效提升拣货效率达3倍以上;采购自动化率达到85%,助力京东实现30天左右的世界级库存周转期。

  京东AI商品营销文案生成,目前也已经覆盖3000余个三级类目、人工审核通过率超过95%、累计生成超30亿字。京东的智能客服系统,基于言犀人工智能平台的AI能力,更是实现了可自动化应答90%的服务咨询。

  但很显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备京东这样的一样的硬科技能力,以及长期且复杂的经验沉淀。

  那么京东的答案,真的具有参考性吗?

  京东的参考答案与行业痛点的最大公约数

  面对雁阵转移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这样的时代大考,京东的答案,当然值得参考。

  因为,在过去,要学习来自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采取的模式往往是像当年华为聘请IBM顾问一样,流程烦琐、成本高昂,且高风险;但如今,京东的经验与技术积累,已经全部被集成在了京东云之中,通过为用户打造数智供应链的方式,向千行百业输出。

  比如,家居品牌尚品宅配,传统模式下,家具产业因为SKU复杂,物流运输不便,因此长期难以突破规模瓶颈与区域化运营难题。

  通过京东云的技术服务,尚品宅配将BIM软件技术融合进传统的家居,实现超过20万个产品、100万套户型、2600万套设计方案归纳整理;同时,在物流层面,尚品宅配集成了京东发达的仓储与物流网络,通过将超过3000个SKU放入京东前置仓,让商品与用户的距离更近,尚品宅配的区域化运营困局也迎刃而解。

  家居行业之外,在中化能源,重资本开支、人力资源庞杂,管理难度高、半径大,是这种大型央国企的明显特征以及转型升级的典型痛点。

  通过云原生+积木化敏捷IT设施,京东云为中化能源建设了“中化能源基础数字技术平台”,让中化能源的各个部门与子公司之间的IT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以及一次开发,多部门多系统同步复用,进而实现了管理以及IT成本的极大精简与增效。

  在更传统的制造业中,京东云联合智云天工、常州移动,共同打造了“5G+AI工业制造云平台”,实现了对制造业从用户需求感知,到生产制造,再到最后的销售物流全方位地带动升级。

  具体来说,这一平台可以理解为一个“超级虚拟工厂”,里面接入了600余家工业企业和46000多台设备,可以实时精准实现产能接入、用户分析、产能匹配、协同制造、营销驱动,并最终打造了150多款爆款产品,实现15亿多元的剩余产能转化,带动区域制造业的平稳转型升级。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根据公开数据,迄今为止,京东云已累计为1500多家大型企业、超152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产业数字化升级服务。

  也正是因此,在2021年,京东云的收入同比增长超110%,成为核心玩家中唯一增速超过100%的选手。

  为什么是京东云?

  某种程度上来说,上云,已经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共识,但对最终的客户来说,上云的选择性很多,国外有亚马逊、谷歌;国内有阿里、华为、腾讯等。为什么是京东云?

  答案是,相比亚马逊、谷歌这些外来者,京东云胜在了更强的适应性。

  事实上,尽管国际上份额不小,但大部分外资品牌在中国的云服务市场的份额表现并不好,长期以来,中国的公有云市场中前四约占据近七成的市场份额,而气势汹汹的外资云品牌们,则名落孙山之外。

  失败的根本原因有二,其一是不够本土。2013年底,武汉市政府曾与微软云签下一笔近两亿元的智慧城市订单,然而五年过后,规划中的智慧城市并未建成,合作的双方,反而因为意见以及效果的不统一,而落的对簿公堂的结局。

  而在B端市场,外资云则又卡在了小客户用不起,大客户出于安全以及规模等方面考虑,不敢用的尴尬之中。

  天平被拨至对中国云服务企业更有利的一边来。

  相比国内同行,京东云的优势则是更接近实体产业。

  在公开渠道检索几家国内云服务企业,Slogan就足以说明各家的价值取向不同:

  阿里云- 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

  华为云- 共建智能世界云底座

  腾讯云- 产业数字化助手

  京东云- 更懂产业的云

  不必对各家商业策略做出所谓的高下判决,但很明显的是,接近实业,更懂产业,无疑是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世界中,用户选择京东云的根本原因。

  毕竟,“更懂产业”听起来容易,实践中,难度却远超想象。

  一般来说,实体产业的特质在于体量大、数据多,同时也是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但与此同时,实体产业的转型,也具备积淀深、门槛高、场景复杂、需求各异、定制化高的特点。

  恰好,更多的行业理解,更强的技术难度,复杂的场景探索,正是京东云的优势:

  关于行业理解壁垒,要知道,在京东生态内,目前聚集了几十万个品牌商,分布在全国的几百个产业带,正是因为有了京东十几年如一日对他们的理解与服务,才有了京东在零售、在物流蓬勃发展的今天。

  关于技术,自2017年全面技术转型以来,京东技术体系累计投入已经近900亿元,并获得了四千多专利。目前京东体系内,拥有4位科学家入选IEEE Fellow,40+全球顶级科学家,以及60%以上员工为技术和产品人才。

  同时,京东云还建设起了七十多个数据中心、80多个城市云,近百边缘数据中心,并在自有的零售、物流、服务等场景中,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内部大规模人力带来的效率问题。深刻理解传统行业中降本增效的技术与经验难题。

  此外,通过AI,京东还实现了与5.8亿用户每天1,000万次人机对话服务,并经受了京东618、11.11等多次大规模交互场景考验;在这背后,京东搭建起来4层知识体系、3000万知识点和100万金牌话术,沉淀出了业界最大的场景知识图谱;已累计生成30亿字文案,人工审核通过率超过95%……

  而关于复杂场景,截至如今,京东已经拥有19年产业经验,在近1000万自营商品SKU的基础上,实现了30天左右的世界级库存周转期。在管理复杂供应链上,位居世界前列。

  可以说,京东云的能力,已经从单一环节降本提效,走向流程智能化赋能,最终实现用技术重构上下游、优化产业生态,应用在零售、金融、交通、能源等千行百业中。

  而更懂产业,也让京东云的经验、技术、资源,得以在千行百业被复制,带动无数实体产业,转型升级。

  雁阵模型会再次在中国失效吗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雁阵转移会在中国失效吗?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一次,无论是劳动力密集型,还是技术密集型,我们选择两手抓两手硬,全都要。

  在这背后,正是京东云的带动,以及无数常州、尚品宅配、中化能源,这样勇于吃螃蟹的政府与企业积极转型,静水流深,带动着中国制造业实现变革与加速。

  雁阵模型会在中国失效,但中国的制造业,永远不会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