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网站 > 正文
分享到:

APP快速增长期已过 服务创新竞争升级

时间:2014-12-05 15:03:41 来源:通信信息报 评论:0 点击:0
  前几日,有位创业者和我讲他在带领团队做一个将爱踢球的人集中在一起的APP,我告诉他你的创业方向错了。原因在于你的目的是要为爱踢球的人提供服务,而你现在却在竭尽全力的做APP,你应该做的是设计你为爱踢球者提供哪些服务,APP只是你提供服务中的一个不是全部。

  2012年12月我曾写过一篇文章《2013手机APP发展趋势预测:遇冷和洗牌》。当时文章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APP已经到了发展瓶颈期;第二个观点是手机APP未来与生活服务结合是最大前景。现在两个观点都得到了印证,不论是APP Store还是各大电子市场,用户下载最多的几十款应用都基本一样,剩下的绝大多数应用都处于沉睡状态。而我们每个人的手机中也就装10款左右的应用就足够了。另外,O2O开始成为新的创业方向,APP是提供O2O服务的一种形式。我两年前的预测变成了现实,现在时间又到了2014年的年底,希望再做一次预测:APP已死,服务永生。

  APP已到发展瓶颈

  首先,APP的快速增长期已过。一方面,用户对安装App的新鲜感已经不再,除了社交、搜索、地图、电商、金融、阅读、音乐、游戏等几类APP外,用户认为安装App是一种负担,而这几类APP也都已经进入了寡头市场,新进入者没有任何机会;第二方面,风投公司已经不再为APP投资,这意味着创业者没有2009-2012年这三年间的融资环境,无法支撑创业公司走下去。第三方面,APP过高的开发成本、推广成本也阻碍了创业者前进的道路。

  其次,几大开放平台提供了更低成本,更高效的服务提供方法。目前,微信公众号、百度直达号、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都为创业者提供了云服务器、开发工具、流量接口,开发者完全可以将自己的服务接入这些开放平台,并为这些平台上的海量用户提供自己的服务。这种创业方式更简单,更便捷,更高效,更低成本。因此,创业者应该清楚APP只是为承载服务而生,绝不是其创业目标,也不是提供服务的全部。

  再次,APP、轻应用、公众号一个都不能少,反而APP不能先行。在2009年-2012年,很多人认为APP是提供服务的唯一手段,移动搜索找不到APP,PC端的搜索导流模式行不通了;而随着HTML5技术的成熟,以及百度、腾讯、UC等公司在轻应用(Web App)上的推动,让Web APP的功能(消息推送、帐号体系、LBS)、体验与App相差无几的同时,百度手机搜索还能够找到它。

  第四,商业万变不离其宗,移动互联网不能包治百病。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手机网民超过了5.7亿,因此很多人认为人人都联网后,生意就好做了。认为移动互联网就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任何业务与其挂钩都可以迅速走红。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创业者和企业疯狂的做APP,疯狂的推广微信公众号,疯狂的搞众筹,疯狂的吸引投资,整个市场人心浮躁,而用心去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的却很少。

  掌控产品与服务品质是重点

  在《解密小米-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奇迹》一书中,有关于这个案例的分析。如果说做粉丝营销是小米成功的关键,那么魅族肯定不答应,因为魅族论坛和创始人黄章一直靠的是这个模式,小米只是学习之。但是关键在于雷军找到了6个合伙人,来自于互联网、营销、硬件等每个方面的专家,他们拥有的不仅是经验、技术,还有人脉资源,可解决生产、品质控制、研发上的一系列问题。而雷军作为创投行业的精英,有能力为小米创业拉来大笔融资,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依靠雷军个人影响力和人脉又可以在资源和营销上超越魅族。

  魅族一直是一家家族式企业,黄章一直是一个比较冲动和个人情感色彩浓厚的农民企业家,这导致魅族即使追求品质、粉丝营销仍然无法快速发展。但是在雷军的刺激下,魅族开始转变,改变企业的组织架构,全员持股,黄章出山,吸引20亿投资。魅族从一家家族式企业向规范化创业公司迈进后,立即推出MX4、MX4PRO两款出色的产品,与阿里巴巴合作OS进军互联网服务,在手机市场引起震撼。

  再来看周鸿祎搞的特供机,周鸿祎的失败原因是什么?原因很简单,主要因为周鸿祎对合作的手机厂商产品品质不可控,导致无法生产出最高性价比的出色产品。所以对比开头那个做汽车后市场的创业者,是同样的道理,你没法控制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做拉皮条的中间商的意义不大。而360现在做的儿童手环之类的,全都自己去把控质量,这也是特供机失败后的经验。

  我们能够看到,无论是小米这种大体型的创业者还是其他厂商,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原因都是相似的。最根本在于如何真正的掌控产品与服务品质,提供最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

  O2O服务的本质仍不在于Online

  O2O服务的本质仍不在于Online,别让互联网变成毒药。有人认为,通过线上做服务,将服务标准化就可以颠覆线下的很多服务。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线上做服务并无优势可言。以雕爷的河狸家美甲为例,这个模式打着互联网的口号做“入户美甲”服务,让传统的美甲与互联网发生关联,似乎就高大上了。其实,这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就近服务不可行,这意味着要雇佣兼职美甲人员,而无法保证质量;跨区域服务,又会出现美甲技师疲劳,时间成本等问题;入户美甲又涉及到客户隐私安全问题。目前,之所以会有客户,是因为河狸家用返券的模式推广,烧掉的是投资人的钱。

  但这一模式最终仍会失败,因为这并没有改变美甲的品质这一核心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互联网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反而互联网文化却可以渗透到任何行业,专注、极致、口碑,这可以帮助美甲行业改造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水平,打造更加舒适的美甲环境,让客户感到超预期的效果。

  所以商业的本质永远都不会改变,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仅此而已。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 你做任何事情,客户首先要赢,第二个Win,合作伙伴一定要赢,第三你要赢。IT技术和Data技术是有巨大的差异,Data技术的核心,也就是互联网这一世纪最了不起的东西,利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