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杀死报纸:一场无硝烟的战争,纸媒“大江东去”

时间:2018-12-27 10:59:02 来源:创事记 评论:0 点击:0

  

  “我从没有想过一张报纸的记者会失业,也许,命中注定我们都该有新的开始。谢谢朋友们心心念念的关注,寒冬里的任何一点光亮胜过所有的釜底抽薪。”

  5天后,中国再无《法制晚报》。

  这一份曾在北京发行量排前三的报纸,深度报道的影响力辐射全国,但从2019新年开始,一切将结束。2004.5.18——2018.12.31,《法制晚报》的生命时长为5342天,约14.5年。

  在北京,随同《法制晚报》停刊的还有《北京晨报》《京郊日报》《北京文摘》,加上一年前停刊的《京华时报》,北京城饶有影响力的报纸在陆续走下历史舞台。

  2018年,北京只是报纸走向没落的缩影。放眼全国,停刊报纸犹如潮水滚滚来。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初《渤海早报》《台州商报》《湘潭晚报》等10多家报纸休刊;今年下半年,又有《新疆都市报》《淮南晚报》《西部商报》等近20家报纸相继停刊。

  时代在向前发展,曾经无限辉煌的报纸,大多已无力向前。曾经执念于新闻梦想、为此坚持奋斗多年的报人,最后,不得不放手。

  1

  寒冬光亮

  北京冬日的黄昏,记者刘路搭上一趟回家的公交车,本想坐在靠窗的位置,放空一下沮丧的心情。

  但是电话不断,问的都是关于他所就职的报纸《法制晚报》停刊一事。

倒计时的《法制晚报》倒计时的《法制晚报》

  12月1日,《法制晚报》(以下简称法晚)在当天的报纸上宣布,将于2019年1月1日起休刊。

  刘路告诉锌财经,虽然他和同事们都早有耳闻,且有所准备,但当这个消息公诸于报时,他们的内心仍不免失落。

  自创刊就工作于此,伴随法晚走过了近15个春夏秋冬,刘路从一个稚嫩青年走进了“不惑之年”。

  大部分时间,刘路都在法晚跑滚动的社会新闻,俗称“跑突发”:24小时电话不关机,哪里有火灾、水灾、跳楼、车祸、凶案,他就去哪里,而且得“第一时间”。

  “跑突发”很辛苦,但他从不放弃。

  他只是没法理解,一家比《北京青年报》影响力大的报纸,竟然“死”在后者前面。“法晚的微博粉丝量已过了2000万,比母报《北京青年报》的微博粉丝量多1倍。法晚停刊来得如此迅猛,我们一时无法接受。”

法晚为《北京青年报》旗下报纸法晚为《北京青年报》旗下报纸

  中年失业,刘路没时间感叹生活的现实,他在想下一步应该去哪儿,才能继续扛住一个家庭的重责。一时间无所适从。

  法晚宣布休刊后,刘路和部门同事一起吃个散伙饭。夜,是流动的一切,也带动着人们的情感。

  报社记者多是知识分子,对于新闻有执着的信念,其中不乏性情中人。酒至浓处,不免有人会为这个仓皇的结局伤感。刘路在他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中写道:

  “我从没有想过一张报纸的记者会失业,也许,命中注定我们都该有新的开始。谢谢朋友们心心念念的关注,寒冬里的任何一点光亮胜过所有的釜底抽薪。”

  对于休刊后记者们该何去何从,法晚官方回应:现有采编团队将与上级单位——北京青年报社(以下简称北青)的采编团队整合,集中精力打造融媒体平台——“北京头条”客户端。

  刘路告诉锌财经,他们他对于这样的决定有些迷茫。他理解为“上级要求全部进北青”,但一个多月之前,北青进行了内部的第一次招聘,他却没有报名,因为“拿不准”。

  很多老记者也没有报名。

  朱顺忠,屡被裁撤的法制晚报深度部主任,锌财经就法晚停刊一事联系他,他说:“我支持你,但目前上级不允许接受采访,我目前也在等上级的安排。”

朱顺忠朋友圈截图朱顺忠朋友圈截图

  另外一名法晚财经部的记者陈霖告诉锌财经,不会去法晚融媒体平台。最近她回了趟老家,想陪陪家人和孩子。

  锌财经问及她在法晚的过往,她以带孩子很忙为由把话题转开。

  记者总是在为他人发声,但很少有人为他们发声,有时候连他自己也不愿意发声。

  2

  最后的辉煌

  法晚经历过辉煌时代。尤其在社会法制新闻的赛道里,多年来一直在奔跑。

  2013年,法晚让朱顺忠组建法制晚报深度部并担任主编。在这期间,法晚成为行业内深度报道的翘楚之一,影响力辐射全国,著名的“呼格吉勒图案”就是此期间诞生。

  刘路就是那时候成长起来的记者。

  10多年来,法晚有京城独一无二的夜班组,记录了这个城市的夜新闻。

  他说,每一个热线记者都曾经在夜里出现于数不清的火灾现场、车祸现场,甚至凶杀现场。“我曾为一个夜线现场,跑坏了单位租借的奥迪的车轮。”

  法晚在报纸的发行和营销上也不示弱,创刊近一年就日发行量已达25万份,零售市场份额2005年3月份达到14.18%,随后长时间居北京报刊发行量前三。

  法晚的辉煌年代,更是报纸整体的辉煌年代。

  同样宣布在2019年停刊的《北京晨报》,曾在创刊之初就在广告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爆发力。经过两年的迅猛发展,2000年《北京晨报》广告收入破亿,3年后这一数据接近两亿。

《北京晨报》,2019年起停刊《北京晨报》,2019年起停刊

  资料显示,2006年之前,新闻出版业的平均工资一直排在全国94个行业中的前10位,之后就跌出了排行榜前列,从业者包括采编团队、营销人员、发行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

  3

  停刊潮滚滚来

  “用尽全力的”的报纸最终没能抵挡“大江东去”的命运,尤其在2018年。

  今年下半年,全国已有近20家报纸宣布休刊、停刊。

  6月22日,《西部商报》出版最后一期报纸,宣布休刊转型;7月1日,《新疆都市报》宣布与读者告别;8月13日出版的《广西日报》二版,刊登了广西少年报社和金色年华杂志社注销公告;

  8月27日,《北京晨报》预告了明年停刊的消息;黑龙江日报同期宣布,《黑龙江晨报》将从2019年1月1日起停刊;江西商报社发出公告:《江西商报》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4月休刊……

网传沈阳《华商晨报》自明年起停刊网传沈阳《华商晨报》自明年起停刊

  而上半年,已经有《渤海早报》《北京娱乐信报》《台州商报》《皖南晨刊》《无锡商报》《西凉晚刊》《北部湾晨报》等10多家大型纸媒宣布停刊或改版。

  以上罗列的报纸,有些你可能曾读到过,或者你多少听过它们的名字。

  在纸媒休刊停刊的讨论中,除了感叹和惋惜之外,还有一种声音,认为纸媒消亡是大势所趋。

  他们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杀死”报纸的主要“凶手”。

  2010年微博开场,2011年微信推出,随后诸如“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类移动互联网产品开始涌现。技术的变革,让读者不再依赖纸媒;读者用户的流失,让维系纸媒生存的广告发行模式土崩瓦解,使一大批报纸宣布休刊。

  市场作出了反应,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 年中国互联网媒体广告收入,首次超过电视、报纸、电台和杂志四类传统媒体广告收入之和。分水岭自此开启。

  移动互联网冲击的不仅是中国的报纸,它在席卷全球。比如,2016年3月26日,英国著名日报《独立报》宣告停刊。《独立报》创刊于1986年,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停刊的英国《独立报》停刊的英国《独立报》

  多年来,有关报纸停刊的消息总是很短,很多时候就一句话新闻。

  但每家停刊报纸的背后,都会伴随很长的、大量的记者失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像刘路这样的失业老记者,也有很多的年轻记者。

  他们曾是时代的脊梁。

  刘路总是觉得,年龄大一点了,还是坚守在法晚更好。然而一边坚守一边焦虑:

  前几年法晚开了一次年会,法晚总编辑谈到南方一家报纸停刊,说他们的媒体记者和编辑拥抱在一起痛哭。总编辑说,他希望永远不要看到那个场面。

  “但我们开完那次年会之后就再也不开了。然后很快就得知了《京华时报》停刊的消息,唇亡齿寒,我都知道意味着什么。”

  4

  新闻不死

  报纸会“死”,新闻会吗?

  3年前,时尚刊物《iLOOK》宣布停刊后,出版人洪晃撰文写道:我们进入数码时代,连惆怅的时间都没有,双11剁手已经用分钟计算,以“亿”为单位的销售额。

  洪晃说,我们没死,只是换了个活法。

  2011年年底,《纽约时报》CEO珍妮特·罗宾森宣布离职,这对于当时已处在传统纸媒困境下的这家老牌媒体来说,又多了一层阴影。

  结果现在,《纽约时报》不但活得很好,依然健康。新媒体成了主打产品和发展方向,数字媒体用户不断增加,到2017年初,数字媒体订阅用户达到150万,数字媒体获得5亿美元的营收。

  就算是法晚新闻,也不能说它完全“死”了,它在以另一种形式存活。

法晚倾力打造的“北京头条”客户端法晚倾力打造的“北京头条”客户端

  法晚团队致力打造融媒体平台“北京头条”客户端。法晚的微博粉丝量有2000多万,巨大的流量导入给新平台注入新的力量。

  “北京头条”最新的回应是,原法晚普通编辑和记者们已经转到这边,领导层也在等待下一步的安排。

  锌财经创始人潘越飞认为,报纸不等于新闻。新闻不会“死”,它们只会以新的形式重生。

  以“锌财经”为例,更多是新的“打法”:关注80后,甚至更为年轻的群体,他们稀少但可能是中国第一代纯粹意义上的企业家。

  这个时代最好的新闻内容生产者,依旧是来自纸媒的一群高手。

  30多岁的陶魏斌,原在报社做记者,2015年注册了自媒体“财经无忌”,自建立起来就不断有广告收入,后来开始公司化运营了。

  另外,虎嗅、钛媒体、咪蒙都是曾经的报人创办。他们每一条文章发出,都能有极高阅读量,凭借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赢得资本的垂青。

  今天(12月26日),传闻已久的“北京头条”正式上线,新闻没有“死”,只会离我们更近。

  5

  他们的选择

  经过一段时间的彷徨,刘路终于决心去找新工作。

  “在报社最需要人的时候,我在,不负这一场青春的精彩;重头再来,这个时代,不一样,却又没有什么不一样。”

  他说自己未来还是做社会新闻报道,有可能去尚存的《北京青年报》,也有可能去澎湃新闻或者其他新媒体去应聘,但不会离开北京。

  这是刘路们的选择:不管还有没有报纸,总有人在坚守新闻。

  法晚朱顺忠不缺工作,除了资深媒体人的身份,他还是圈内知名学者,目前还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冤假错案研究中心副主任,并在多家高校任教。

祝贺“北京头条”上线。朱顺忠朋友圈截图祝贺“北京头条”上线。朱顺忠朋友圈截图

  他最近的朋友圈,都是各路明星、企业家为“北京头条”开始运营的祝贺视频。他本人还没有去“北京头条”,在等安排,但大概率不会离开。

  陈霖打算去一家新媒体做新闻。她最近一条朋友圈写道:“你有多美好,镜子里的你就有多美好。不辜负身边每一个真正爱我们的人,就更好。”

  她用心地照顾着孩子,感知着这段“空闲”时光如此珍贵。

  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过去,报纸被“杀死”。狼藉满地的战场会重新打扫,而生活的本质,从来都是温柔。

文章排行榜更多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