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分享到:

在共享概念式微的今天,共享护士这事能成吗?

时间:2018-06-11 11:04:08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点击:0
  继 ofo 小黄车传出大规模裁员、管理层离职、海外业务解散的消息及早前 ofo、摩拜纷纷将共享单车月卡恢复至原价等一系列动作的出现,这几年火爆的共享单车由于钱烧光了而迅速降温的事实相信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图自:MarketingToChina

  除了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宝马、共享篮球等等共享经济的代表目前也大都遇到了发展瓶颈。

  共享物品不行,那共享「人」呢?此前各地出现的「共享校花」、「共享男友」、「共享女友」显然也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不免让人浮想联翩,其昙花一现也是必然的。

  ▲「共享校花」

  而在最近,一种新的共享形式又出现了,共享的对象变成了护士。只不过这种「共享护士」的服务又会是一门好生意么?

  ▲图自:Pixabay

  这门生意有多大?

  顾名思义,「共享护士」便是通过手机 App 下单预约相关医疗服务(打针、输液、换药等等),然后再由护士按照预约的时间上门服务。而这些 App 的很大一部分目标人群显然也就是不方便去医院的失能老人(从这些 App 服务的示意图就不难看出)。

  ▲某共享护士 App 截图,功能均以老年人作为展示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的相关数据,去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数为 81.8 亿,算上我国 13.9 亿的总人口,去年全国人均去医疗卫生机构的次数就达到了 5.88 次。

  在这样的数据背后,我国去年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 2.41 亿,占总人口的 17.3%(10% 以上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且新增老年人口首次突破 1000 万。而在 2.41 亿老年人口中,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的更是达到了 4000 万以上。

  对于这部分人口,ta 们去医院的频次显然会比 5.88 高出更多。但是 ta 们看病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吗?

  ▲图自:Pixabay

  2017 年底,我国注册护士的总数超过了 380 万人,较 2005 年增长了 181.6%。然而即使有如此快速的增长,目前每千人口的护士数量也仅为 2.74 人(2013 年才达到世卫组织 2 人的最低标准)。

  作为对比,世界上的平均水平为 5 人左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分别为 9.8 人以及 11.49 人。由此推算我国还需要 300 多万名护士才能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

  ▲图自:Pixabay

  当然,在护士需求还有这么大的缺口背后,护士这一岗位待遇偏低而工作强度偏高自然是主要原因之一。

  以深圳这个一线城市为例,在去年底公立医院价格调整之前,护理费的标准已经维持了 10 年。而在此前,III级护理每天的收费标准为 3 元,护理内容则为每隔 3 小时巡视 1 次、掌握患者病情及思想情况、测体温脉搏呼吸等。而即使是现在翻了一倍到了 6 元,这样的标准也与其他几个一线城市有差距,更别提其他的城市乃至是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了。

  ▲图表自:深圳卫计委

  而「共享护士」就是在这样的供求状况下孕育出来的产物。

  对于需求方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群体来说,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显然是在家庭医生(GP)尚未在国内普及的情况下一种省时省力的选择。

  ▲图自:Pixabay

  而对于供给方护士来说,能将自己的能力更多地变现,提高自己的收入自然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看,「共享护士」算是符合供求双方的利益,也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前景,但这事就这样成了么?

  ▲这类 App 的收费标准普遍为公立医院的几倍

  平台尚待规范

  对于医疗这种关于健康问题的大事,首先服务提供商要保证的必然是平台的资质与护士人员的正规性。

  在极客君下载体验的几款「共享护士」App 里,大多都没有关于自身平台医疗资质的介绍,有的也只是类似「中国先进的康护服务提供商」等模棱两可的描述语;至于护士人员的资质,大多也只是简单描述了旗下的护士是「有执业证书」的,至于如何对人员进行监管,会不会出现持假证上岗或者人证不一致的情况,还未可知。

  而从结果来看,绝大部分使用过服务的用户还是给出了好评,但也有诸如「不专业,被扎肿了」等差评的声音出现。

  其次,服务的定价问题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就极客君看了一圈发现,各个 App 打一针的价格均在 120~170 元之间,比起医院来说还是贵了挺多的。

  当然,出了事谁负责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也需要规范。目前大多数的「共享护士」App 也只是表示为患者投保,但具体的责任如何划分大概还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关的条例。

  Geek君有话说

  在共享经济火爆的几年之后,理性似乎正在逐渐回归。

  对于「共享护士」这个新概念来说,市场是存在且巨大的,而资本之所以没有蜂拥而至,大概跟看到相关政策不完善、商业模式还未成型等不无关系。经历了之前「万物皆可共享」的狂热以及狂热之后的各种挫折,步子放慢一点或许对这个新事物的发展更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