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视点 > 正文
分享到:

抢跑4G:牌照未发,“三国杀”已至

时间:2013-05-31 10:56:06 来源:李瀛寰 评论:0 点击:0
文/李瀛寰

一直传言要在“517电信日”前后发放的4G牌照,昨天又爆出最新消息。

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称,中国电信尚未从政府收到任何关于4G牌照发放的通知。他相信政府还未就4G牌照发放作出最后决定,但王晓初最后颇一语双关地提了一句:有信心最终安排会是统筹考虑后的结果。

对于4G牌照这事,三大运营商是各怀心思,各有算盘。具体怎么“三国杀”了,大家可以看后面正文。

进入正文之前,嬛嬛姐还要多说两句。有人认为,3G已经够用,4G没有多大用处。但其实不然,举个例子,在广州到深圳的火车上,一台笔记本电脑正在下载一部高清大片。这部2G大小的电影只需几分钟,就已经完成。高达80Mbps的下载速度,已经是3G网络的10倍左右。

4G的到来,会把正在兴起的移动互联生活再次提速,视频通话、高清电视、互联网游戏、电影下载等对速度要求很高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将一马平川。

尽管三大运营商在网络升级上仍有不同的考虑和各自的规划,但4G仍将是产业革命的核心发动机,并对整个产业链带来深远影响。消费者的移动应用体验也会有新的变化,高带宽的移动网络更会催生以前从没有过的新应用、新游戏、新玩法。

前天我去了《星际迷航:暗黑无界》,IMAX 3D的震撼视觉特效之外,还有一些好玩的新科技,以后我会再写。我想说的是,网络足够宽了,人们的想像力也会更“宽”。

目前整个移动产业的人士都在关注4G的进展。“三国杀”这篇文章是嬛嬛姐在3月份的时候写的,前不久被《四川航空》机上杂志转载。如此专业的一篇文章,航空杂志转载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他们给出的转载理由是:高端读者对4G的进展非常关注,有关科技新发展动向的文章也非常受欢迎。

我在朋友圈里提到这篇文章后,有朋友找我要链接,想看全文。所以,我今天就特意发在这里。读者们对4G有何看法,也多留言互动。

好长的前言说完,下面进入正文。

==========================

4G牌照未发,“三国杀”已至

临近4G牌照发放,中移动苦等4年之后,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抢跑”,要在4G时代重当真正的老大。

中联通和中电信相对淡定,3G的投资还未消化完,3G用户仍在增长,没必要抢跑甚至它们更希望晚点上4G,利用3G的网络优势来赢得更多的市场。

但中移动的抢跑已经搅动了4G态势,中联通和中电信私下里也开始紧张,因为4G的发展还有“路线”之争。

中国移动一直贯彻“明3G、暗4G”

广州白云机场,一个硕大的广告在最醒目的位置提醒着所有过往的人:“4G,快人一步。中国移动诚邀您体验”。4G牌照未发,但中移动的“抢跑”已经“明目张胆”。

事实上,中移动的4G情结并非始于今年。2009年2月,3G牌照发放仅仅2个月之后,当时的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就在巴塞罗那电信展上开始呼吁4G。

与其他两个3G标准相比,TD的技术成熟度偏低,产业链支撑不够全面。虽然中移动进行TD的试商用比另两家运营商的3G启动早了8个月,但“从用户的反馈上看,TD的进展和商用效果并不理想”,2009年5月,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就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国移动未来60%的投资都将用于LTE,中移动明确向TD设备供应商要求,要求二期TD设备全部支持向4G标准LTE平滑演进。

中国3G走进现实的日子有多长,中移动的4G情结就有多长。在全球“孤独”的TD标准,产业链的不完善、技术上的多重掣肘,让中移动在3G时代有志难酬,只能看着中联通和中电信的“3G风光”而无从下嘴。

尽管过去4年来,中移动仍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但江湖地位明显大不如前。前不久发布的中国移动2012年财报中显示,约3/4的数据流量来自WLAN网络,2G和3G数据流量占比仅为1/4。

准备了4年的中移动4G网络事实上已经商用就绪,就等一纸牌照。

这几年中移动在广东、江苏、西藏等地全面开始4G建设,体验活动也络绎不绝。今年2月底,江苏全省13地市近百家营业厅开通了4G体验业务。3月1日,中移动宣布在广州、深圳两地同步启动最大规模4G体验,并披露了体验期4G资费政策。

中移动已经在年初宣布推动TD-LTE 4G“双百”计划—TD-LTE网络覆盖全国地市级以上的100个城市、采购超过百万部TD-LTE终端,建设20万个4G基站,覆盖人口超5亿,建成全球最大4G网络。

据中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有关4G的资本开支将从去年的50亿元增长近8倍至417亿元人民币。

(注:这是《四川航空》杂志的封面以及转载的文章,因为文章较长,放这照片调剂一下。)

无奈的“三国杀”

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4G牌照有望年内发放”。

中移动的无牌抢跑、4G快行,与牌照发放的临近密切相关。但4G牌照该怎么发?三大运营商老板相继在各种场合开始传达“自己的心声”。

3G时代,三张牌照,中联通的WCDMA使其一下步入全球主流运营商行列,中电信的CDMA2000也有同盟军,中移动的TD制式就是其成为“孤家寡人”的根本原因。所以,中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已经公开说道,4G的核心关键就是频率。

中移动不愿意在4G时代继续独扛 “TD大旗”。据消息人士透露,中移动除了加大4G建设、商用体验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让TD-LTE成为联合标准制式,“如果我们成为‘少数’,无论我们多努力都难以取得成功。”这句来自中国移动内部邮件中的话在业界引发了诸多讨论。

LTE是TD和WCDMA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包括TDD-LTE和FDD-LTE两条演进路线。对应来看,TD的下一步就是TDD-LTE,而WCDMA演进的方向则是FDD-LTE。

3G时代,TD与WCDMA各有不同,但到了4G时代,FDD-LTE与TDD-LTE已经可以实现融合。TD技术论坛秘书长王静认为,标准的融合有利于4G发展,实现产业的多赢。

去年10月,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2012世界电信展”上表示,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将2.6GHz频段(2500-2690MHz)共计190MHz的频率采用TDD方式划分。这是中国首次明确TD-LTE频谱的规划方案。

政府方面对TD-LTE的明确表态让中电信和中联通有点坐不住了。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前不久在香港出席2012年业绩发布会上终于明确表示:“经过管理层的研究,中国联通将坚定不移走现有技术路线,即FDD制式的4G网络。”

常小兵强调,中国联通没有理由要同时经营FDD与TDD两种制式的4G网络,联通会通过技术平滑演进,将现有3G基站升级至4G。中国联通已经连续4年投资过大,去年的资本支出高达159亿元,不过以后这种大手笔将成为历史。常小兵表示,今后即便是为了投资4G网络的建设,也会将总开支控制在128亿元以内。常小兵试图用避免重复投资打动有关部门。

与中联通相比,中电信的选择就非常纠结,因为中电信的3G制式CDMA EV-DO并不支持向FDD和TDD进行平滑过渡。这已经注定中电信要上马4G,必须新建一张网。

选择出现了,中电信是选择FDD-LTE,还是选择TDD-LTE呢?前者与中联通结盟,站在全球主流标准之列,后者与中移动结盟,让中移动不再“孤独”。中移动一直强调不能成为“少数”,其实明显是在对中电信放话,拉拢中电信。

临近4G牌照发放,中电信也不得不表态。中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近日在2012年业绩发布会上公开表示:“中国电信希望获得FDD LTE牌照,如果政府部门不发给FDD LTE牌照,中国电信会考虑向中国移动租用网络,甚至与其他具备TD技术的运营商共建TDD网络。”

中电信的态度其实已经明确,希望站在全球主流行列。

三大运营商的老大已经表态,但结果如何,尚未可知。

“管道”阴影下的撕杀

对中移动来说,TDD-LTE与FDD-LTE的融合,TD标准将不再孤独,可以和全球主流的“准4G标准”融为一体,而且因为在频谱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还很有可能成为运营商中的领先者。

设备厂商面对TDD-LTE与FDD-LTE的融合也做足了准备,在系统层面,爱立信可以支持不同的升级路径,在终端方面,高通也明确支持TD-LTE。

在建网方面,总体来看,爱立信更倾向于让中国移动“新建一张网”。而基于对TD-LTE网络建设不同方案的投资分析,华为、中兴等厂商则认为,在原有TD-SCDMA设备的基础上采用“升级”的方式过渡到TD-LTE,建网的成本会相对比较低,建网的周期也较短。

据悉,中国移动内部对于是升级还是新建,也经过了长期讨论,目前已经形成了总体思路。这其中的关键核心则是:采用何种方案应以网络质量为根本考量,而不仅是成本。“中国移动需要建一个一旦建成就被广泛接受的精品网络。”来自中国移动内部人士的看法一语道出中国移动的根本目标:重回移动世界的霸主。

3月25日,中移动大手笔启动4G终端采购计划,总数为124万部,其中90%为MiFi和CPE,另10%为数据卡,TD-LTE手机因技术还不成熟而未列采购数量。MiFi是一种集成了4G 服务的无线路由器,CPE则是一种可将4G信号转换为MiFi信号的无线设备终端。

中国移动总裁李跃称,2013年TD-LTE有望进入商用元年,预计TD-LTE基站规模超过20万个,预计几年之后TD-LTE终端将形成千亿元的市场规模。

面对4G标准选择的“三国杀”,一位业界分析人士感叹:4G时代,移动互联时代,运营商的最大考验是如何不沦为管道,制式的选择还那么重要吗?

运营商在4G时代集体面临着一个更加纠结的难题,那就是OTT业务。4G带宽更宽、速度更快,OTT业务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3G时代运营商已经快沦为管道了,4G时代这个挑战岂不是更大?

如何应对微信等互联网业务的冲击,才是运营商的当务之急。否则运营商的未来很有可能如星际迷航这电影一样“暗黑无界”。

所以即使没有微信的替代,运营商自身也必须完成从传统语音向数据业务的转型。某种程度上,微信带来的巨大流量正帮助运营商转型。

中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表示,并不用担心运营商未来的生存空间。“只要把移动网络做好,就能生存下去。如果进一步在互联网上有所突破,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运营商未来ARPU的增长,一定是来自于数据。

但如何做好“流量经营”,如何实现运营商在移动互联时代转型,其实运营商需要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