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视点 > 正文
分享到:

打车app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进步

时间:2013-05-30 11:34:12 来源:葛甲 评论:0 点击:0
文/葛甲

之前曾撰文认为,最近火热的打车app将会面临悲惨前景。果不其然,没几天政府监管就来了,先是北京要求规范打车app市场,禁止加价行为,深圳也已明确要求出租司机卸载该软件,而上海市虽没有要求司机卸载,却也不认可其加价行为。一个产品从火热到突然遭遇困难,太过于戏剧性,不分析一下这到底为了什么,实在是浪费这么一个好案例了。

打车app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利用位置服务的调用,为乘客找到附近愿意提供服务的出租,也为出租找到附近的乘客。这本质上是一种中介式的撮合服务,却又不是普通的中介服务。因为出租车是特种或准特种行业,该行业还有公共交通的部分属性,如果搞不好,会影响整体的城市交通运行,甚至会出现服务纠纷和人身安全问题。因此,国家对此有着相当明确的准入限制,在其他国家如美国,也都是差不多的管理方式,这是个需要“管”的行业。

加价,是打车app得以存在的核心基础,也是未来从中探索出商业模式的潜在可能。但问题是,现行法律法规并不允许正规营运的出租车收取计价器以外的费用,即便把加价改为小费也不行。如果加价行为蔓延开来,对市场秩序是会有很大影响的,很可能加剧打车难的现象,造成资源分布不均,给城市交通造成负担。此外,乘客毁约拒绝支付加价款等纠纷也会出现,而处理此类纠纷又无法可依,给市场带来混乱。

但此类打车app却又不是毫无价值,例如可以降低出租车空驶率,为有特殊需要的顾客提供服务等。打车app流行开来以后,也确实受到一些用户的好评,肯定了其存在价值。但问题是,打车app创造的社会价值,能否多到可以替代甚至推翻现有出租车管理体制?我认为现在还不行。但推动其做出改变,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打车app出现的主要原因,仍是现有出租车管理体制有弊端,存在打车难,难拉客的双向难题,老百姓希望有所改变,而这一诉求又被商业互联网公司敏锐地捕捉到,于是打车app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名义出现了。只是,这一批打车app的操作手法太过粗糙,直接挑战了现有管理体制,给自己造成困难。

传统产业在很长的一个发展时期之内,积累下很多顽固的弊端,作为新兴生产力代表的互联网从业者看到了这些弊端,要通过技术手段和崭新理念对其加以改变,并实现自身利益诉求,这是无可厚非的。可在此过程中,万不可对有弊端的东西全盘否定,那样就是倒洗澡水连孩子一起倒掉了,得不偿失。

对这个问题需要加强研究,而不是眼里只看到负面的东西,忽略了其他。管理部门对出租车实行总量控制,从业准入,价格管制等措施,正是其中的合理环节。这个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不可完全引进市场竞争的机制,正如国家要对关乎国计民生的蛋奶实施严厉价格管控一样,管控尚可稳定发展,放开则乱象丛生。

互联网企业的打车app,需要瞄准出租车行业的弊端,与此同时也要对某些合理规则持尊重态度。例如,能不能去掉加价功能,让乘客和司机进行双向选择,让资源优化配置回归其本来面目,而非单纯以金钱为驱动力。因为如果司机选择性忽略10米开外的一个乘客,而是跑去500米外拉一个加了5元钱的乘客,这本身也是一件极不公平的事情。

打车app出现的基础,是为了迎合公营机构长久形成的弊端而衍生出来的社会需求,客观上有着推动制度和机制变革的潜在意图。只是,正如一个赤贫的穷人没太多机会和必要去做慈善一样,打车app也面临着在产业链条中缺乏话语权,对现实无力做出改变的窘境。

近期互联网企业频频做出试图对公营产业进行改变的动作,如网上订火车票,医院挂号,打车app等,从本质上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促进行业完善的良性之举,应该得到肯定。相信未来这类事情会越来越多,给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构成巨大的改革压力,并促其做出改变。

对于真心想要为社会做点事的打车app,我认为当今之计是先做好服务,搞好精细化运作,而非在服务中夹带对现行制度产生毁灭性冲击的功能。把服务做好了,让用户习惯了,一些增值类的商业模式自然会涌现出来,其自身才能增强对改变不合理弊端的话语权。

脱离了这个原则,大多数打车app难免会成为先烈,虽然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无社会价值。

第一时间了解互联网最新观点,请打开微信点击-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 输入Gejia021,或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