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分享到:

人民网四批今日头条:一个缺乏人文关怀、毫无伦理的企业

时间:2018-03-30 14:51:57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点击:0
  
   今日头条APP因猎奇、窥私、低俗、恶俗、夸张、LOW、暴力、情色、抄袭的内容不断被媒体曝光。今天,人民网再次刊发评论《别再以丑陋方式上头条》,而在此前的半年里,人民网已经刊登《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警惕算法走向创新的反面》三篇评论,可见作为最具权威的人民网已经对今日头条所宣称的算法及内容忍无可忍,今日头条早已是“今日全民公敌”。
 
     2017年9月18日,《人民网一评今日头条等算法推荐: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今日头条传播色情低俗内容、未经科学验证的健康知识、夸大其词的广告、只为博眼球的标题党、过于情绪化的观点乃至毫无用处的信息,都时常出现在首页的推荐当中。评论真假难辨,鱼龙混
杂;对错不分,价值导向错乱;缺乏深度,内容和观点越来越肤浅。
 
  2017年09月19日,《人民网二评算法推荐: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算法主导下的内容分发模式,也会带来“自我封闭”的危险,一旦身处这样的“信息茧房”,就再难接受异质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甚至在不同群体、代际间竖起阻碍沟通的高墙。一心“取悦”用户还远远不够,更要自觉执行中央有关政策法规,不能有侥幸心理,任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泛滥,不能借技术深奥之名糊弄网民和群众。
  2017年9月20日,《人民网三评算法推荐:警惕算法走向创新的反面》今日头条有技术和算法但并不意味就可以“为所欲为”,随意地突破秩序和规则的底线。一旦失去节制的美德,算法也可能误入歧途,甚至走向创新的反面。,智能平台的身上也应流淌“道德的血液”,不能为只为眼前的流量而放弃了长远。
  今日,人民日报又刊登《人民网评:别再以丑陋方式上头条》,针对今日头条上销售治疗失眠、鼻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虚假秘方药再次痛斥。人民日报评“乱象丛生,竞相比差,这样的今日头条是无视法律法规的今日头条,是大肆坑害民众的今日头条,也是不拿监管当回事的今日头条。”
  人民网在评论中写到,“今日头条”客户端上,广告铺天盖地,治疗失眠、鼻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秘方”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据央视财经报道,“今日头条”南宁员工告诉记者,在“今日头条”上,首页刊登一个完全合法的产品广告,但是消费者点击进入之后,就可以完全不顾广告法的规定,患者现身说法、看病的老专家都可以有,想卖什么都可以。”
  对于今日头条的这种行为,人民网言辞严厉地评论到,“今日头条连这种人命关天的黑心勾当也敢做,还有基本良知吗?置法律法规于何地?一个缺乏人文关怀、毫无企业伦理的企业,究竟要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