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通收购恩智浦一案已经获得了欧盟的正式批准。这也意味着,该收购案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8个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批准,这其中便包括了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日本。这也意味着,高通收购恩智浦正式进入了倒计时的关键阶段,全球三大反垄断司法辖区也只差中国批准。
据了解,作为全球另外两大反垄断司法辖区的美国和欧盟,虽然都很严苛但在考量标准上却完全不同。例如在美国的反垄断法中,效率标准就是最重要的考量,如果企业在收购完成之后导致了消费者的福利下降,那么就有可能涉嫌垄断。至于欧洲,除了效率考量之外,对于竞争本身也有着重要评判。如果企业的收购行为干扰了竞争秩序,那么即便是促进了经济效率并提升了消费者福利,也仍然会被认定为构成垄断。而在高通收购恩智浦一案当中,高通不仅承诺了在未来八年内,竞争对手使用自己的基带芯片和恩智浦的近场通讯NFC技术和专利都将保持原价,并且部分转让或收购的专利还将免费三年提供给全球使用。而高通的上述措施也打消了美国和欧盟的监管疑虑,从而顺利通过监管审查。
反观中国的反垄断调查,主要考量则集中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过度集中这两大要素。据法律界人士分析,就高通此前的承诺来看,包括八年不涨价和三年免费等条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排除掉了收购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嫌疑。而从双方的主要业务来看,高通从事手机芯片,恩智浦从事车载芯片。双方也只是互补,并没有形成经营者过度集中。并且该收购案还关系到了另一起全球最大的芯片领域收购案,那就是博通恶意收购高通一案。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恶意收购者博通始终认为恩智浦的价值不大,所以也一直在幕后竭力阻止高通收购恩智浦。所以高通如果能够顺利收购恩智浦,无疑就会削弱博通并购自己的决心和能力。
而就最近几年恶意收购者博通的商业模式来看,基本上就是一家以资本运作和经营为主的公司,主要面对和优先照顾的也是苹果和三星这些大客户,而中国企业则不在优先合作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