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分享到:

阿里王坚:城市应该像重视建地铁一样重视“大脑”

时间:2017-12-29 16:22:55 来源:先驱网 评论:0 点击:0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杭州、桐乡等地对“ET城市大脑”实施效果进行调研和采访,也有一个较深的理解和感知:“ET城市大脑”的思考和实践,或让更多的城市和区域复制这种新的“基础设施”,提升人们对更高级城市社会结构和生活形态的创新和追求。

  作为数据时代的技术权威,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博士在杭州云栖小镇的办公室里对记者说出了他的思考,“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困难,没有进一步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交通拥堵。有关数据显示,世界各国每年因交通拥堵蒙受的损失依然惨重:美国年损失680亿美元,英国年损失约43亿英镑,荷兰6年前年损失已经达30亿欧元。原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曾估计,因为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财富。

  王坚表示,我们虽然面临着城市化的挑战,但也面临着这个时代一个难得的机会。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城市把大脑当作“必需品”。城市大脑能够最早出现在中国,得益于我国发达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今天,当中国的老百姓已开始用手机付钱买烤红薯的时候,美国大部分老百姓还在用支票付水电费。

  这种看似很小的差异让中国拥有了独特的竞争力。中国城市数据资源的积累将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快,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机会,用比发达国家更先进的办法解决城市发展问题。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推动城市文明前进一步。蒸汽机时代,城市的标志是修公路;电力时代,城市的发展是铺电网。

  身处的互联网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资源,城市需要构建一个数据大脑来再一次提升文明。就像160年前伦敦第一次建设地铁,135年前曼哈顿第一次建设电网,城市大脑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城市基础设施,是中国应该为世界做出的重要探索和贡献。

  他说:“城市大脑这件事用登月计划来形容,除了交通只是解决大家堵的问题,也因为城市大脑可以有更多发明,150 年前人类发明地铁,在未来大家要重新思考,总有一天所有城市不是用修地铁解决交通问题,而是修一个城市大脑来解决交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