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梅雨季的三门县遭遇一场暴雨,当地防汛部门严阵以待,借用钉钉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快速完成防汛调度,化解了险情。
用钉钉落实“最后一公里责任”
台州日报报道称,6月14日凌晨1时05分,三门县防指副指挥、水利局局长屈统夫在得知洞港闸内河水位超汛限0.03米时,立即通过手机里面的钉钉软件核实洞港闸闸门操作人员董官峰的所在位置,通过钉钉DING功能下达调运指令任务,要求开闸放水。董官峰接到指令提醒后迅速开闸,整个过程在5分钟之内完成,使水闸险情得以排除。
“以往都要通过传真,一层层传达到我这里,现在有了钉钉,效率提高了不知多少,而且管理也更到位,打卡签到,跟踪定位,想偷懒也没门。”董官峰说。
钉钉政务移动办公系统集即时消息、公告、定位签到、考勤、审核、视频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各级各部门“沟通高效化、联动智能化、反馈便捷化、信息数据化及监督全程化”。
三门县以钉钉政务移动办公系统为载体,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全县3500名镇村两级干部纳入钉钉监督管理体系中,跟踪督查基层干部防汛责任落实,打通防汛防台抗旱责任制落实“最后一公里”。
通过钉钉了解汛期,镇长下达转移指令
“请全体驻村干部及时下村,对辖区内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小流域山洪隐患,村内危房旧房进行检查,组织村干部开展防汛工作,于9时30分在钉钉软件上签到,并将问题上传……”这是健跳镇于6月13日8时45分发出的通知。
9时15分,71名驻村干部与142名村“两委”干部全部在钉钉上完成签到,并陆续开展防汛检查工作。
11时许,后坑池塘溢洪道口有杂物,存在安全隐患,驻村干部赶紧将情况拍照上传至钉钉软件。收到情况,镇防汛办、水利站立即赶赴现场,经过踏勘分析后,认为有可能出险,当场开启启闭机放水,降低水位,并将处理情况以视频形式上传软件,同时建议镇防指指挥、镇长杨益下达转移下游可能受影响的群众指令。
杨益通过钉钉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下达立即转移受影响人员、调配机械设备的指令。工作人员及时组织下游人员转移,并指挥机械设备排险,中午12时30分排险结束。
钉钉提高精准度,降低防汛指挥成本
“由于防御暴雨、台风等汛期极端天气,各基层防汛责任人,各类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点的巡查人员都长时间深入一线,面临的形势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用常规方法进行协调、指挥现场、传达上级指示相对较慢,且人员、地点相对分散,而使用钉钉后异地沟通、协同的问题迎刃而解。”三门县防汛办副主任占亮认为,通过钉钉,不但提高指挥精准度,还降低了防汛指挥成本,为防汛防台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效的提升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
此次防御暴雨过程中,三门县利用钉钉集团群“三防指挥”下达指令,指挥转移重点地质灾害点、次生灾害易发地区人员267人次,提前指挥下达启动水利工程应急响应6次,利用打卡签到抽查责任人到岗到位299人次。
占亮介绍,每年梅雨汛期和台风讯期,三门县各局委办及乡镇村都有防汛抢险任务,这个工作不能坐办公室,而是要到户外监控险情,要求负责人必须到岗检查。以前没法知道是否到岗,钉钉的签到打卡功能,了解到岗情况非常便捷。
作为防汛办副主任,每到汛期,占亮都异常忙碌。他说,以往传统的防汛抢险通知方式,是打电话和发传真,效率低下。用微信发通知,不知道是否读取。钉钉已读未读很清楚,发的文件和通知谁看了谁没看一目了然。尤其是DING功能发紧急通知,非常高效,“防汛抢险一分钟都耽误不得,DING功能帮了大忙”。
随着梅雨季的过去,接下来要进入台风汛期,三门县将继续借力钉钉软件,加强汛情信息、防汛指令、文件通知等的高效“上传下达”,强化基层干部一线值守,提高基层防汛监管水平。
另据新华社报道,浙江从今年5月份开始统一部署全省政务上钉钉,提高行政决策效率。在全国范围内,钉钉已成为“互联网+政务”的标配,逐步得到普及。追求效率的公安系统及负责防汛抢险、灾害信息预警的部门,走在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