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分享到:

中小微企业成长大讲堂之“西方艺术鉴赏”

时间:2014-07-25 10:27:08 来源:中国网 评论:0 点击:0

印象派 | 阳光、空气、色彩

游走于光色路途,从印象派出发——中小微企业成长大讲堂之“西方艺术鉴赏”

  在这种土壤中,怎么会孕育出印象派?当时的主流文化活动以沙龙形式为主,学院派和古典主义占据了主流文化和沙龙的主导地位,而那些进入不了主流的一群人私下搞了一些创作,我们叫它“小沙龙”,印象派由此产生。印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卡米耶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修拉以及保罗塞尚。印象派的名字出自莫奈的《日出印象》,当时的印象派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没有宗旨,也没有纲领,由一群自由的艺术家组成,作品见于小展览。他们被批评家和理论家冠名为“靠印象画画的人”,不同于古典主义和写实主义对主流文化的阐述与刻画,他们的题材发生了质的变化,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绘画题材以神话故事为蓝本,主要以古希腊神话故事和宗教故事为主而从印象派的开始就有了质的变化,印象派取材于自然,他们所描绘的一切景致均以自然为摹本,而不再是主观臆造。莫奈的《印象日出》就比较典型,第一色彩,第二笔触,第三空气,从这三个角度去考虑,一下打乱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描述自然的方法和方式,用一种比较新的语境来阐述自然的变化。莫奈以风景画为主,很少描写人物,色彩对比强烈。作为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莫奈,他最大的贡献是色彩。如果说古典主义和写实主义是我们看到的现实,那么印象派就是我们感受到的现实,这里面有湿度、温度、空气以及空气的流动,这在原来的学院派和古典主义表现里是从来没有的。换个角度来讲,印象派画家在进行一种更深入的对自然的描述行为,而不仅仅是表面上、形态上的描绘,他们在追求自然变化的描述。

游走于光色路途,从印象派出发——中小微企业成长大讲堂之“西方艺术鉴赏”

游走于光色路途,从印象派出发——中小微企业成长大讲堂之“西方艺术鉴赏”

  莫奈的作品《鲁昂大教堂》,画了一二十幅,在不同的光线下以接近科研的方式去描绘,表现日出、日落……,莫奈非常有意思,他对一个现实能够反复地去描述,而且不厌其烦,色彩变化、冷暖变化、光线变化,表现得非常细致。莫奈是一个描述现实风景的画家,他通过色彩语言表现自然,往往忽略了客观对象的边沿和形状,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透过画面,我们能感受到强烈的光线打在干草垛上,阳光刺眼,甚至能感觉到接近现实的温度。印象派的贡献在于色彩的运用更加淋漓尽致,并向前推进了一步,依据棱镜原理,通过对色谱的分析,将七种光线和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有人说印象派的作品比较潦倒,我们来看毕沙罗的作品,他的笔触非常碎,远看笔触是一笔一笔的,眯起眼看会看到一个非常真实的景色,包括空气、透明度、清新的感觉等,这是印象派给我们的感觉。

  印象派在色彩运用上还有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叫作色彩并置。比如用绿色时,不直接用绿色画,而是用黄色和蓝色并在一起,给人一种绿色的感觉,产生更深的跳跃感,而我们的视线会主动平衡它们之间的色彩关系,然后产生绿的感觉。

  印象派的冷暖色对比是人类绘画史上最出彩的地方,后期的梵高也是运用冷暖色的对比。同是一个稻草垛,不同光线、不同温度、不同场景下,感觉会有所不同。物体虽简单,但莫奈以科研的态度解释绘画的深度、广度及其运用,非常具有研究性。莫奈主要通过色彩运用、色彩对比来阐述自然的色彩变化和自然界的温度描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表达的基因。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在古典主义和学院派文化为基础的现实状况下,他的画是非常出格或者说是非常反动的。裸女画的很庸俗,不具美感,不像安格尔《泉》中的美女,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人物很完美,但离我们生活中的人很远,是理想化的产物,马奈画的非常负面,这种负面情绪带自什么境遇呢?来自现实,她离现实很近,绅士坐在草地上,前面有食品,郊游的感觉,是非常明显的现实主义题材,同时又有别于现实主义,背景是在沐浴洗澡的女性,整幅画构建了一个虚假的现实。古典主义和学院派描述的是理想的现实,到了莫奈描写的是客观的现实,而且真实到用显微镜、放大镜,甚至用体温去了解的现实,到了马奈则提供了一个在现实之外的梦幻般的现实,这是非常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