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销 > 正文
分享到:

文化符号沦为营销工具,国潮的热度正在冷却

时间:2022-10-24 15:55:49 来源:西柚财经 评论:0 点击:0
  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不断塑造Z世代的审美偏好,一个接一个文化符号形成了一个接一个消费热潮,而今朝着时代走来的是“国潮”。

  带有本土文化认同以及潮流风尚双重特征,国潮掀起了新的消费热潮,并逐渐蔓延至美妆、服饰、日化、饮食,乃至于数码家电等众多领域。与此同时,也将品牌由大众市场,带入高端市场的领地中。

  至此,国潮由一类消费热潮,异化成了品牌高端化以及产品营销推广的工具而遭到滥用,失去了其原有的文化认同意义。这使其在短暂崛起后,又快速沉寂,发展路径一如网红小家电在疫情两年来的起起落落。

  国潮颇受追捧的美妆领域,已经开始遭遇滑铁卢,其中完美日记2021年彩妆品牌销售下滑,花西子调低2022年的GMV预期。

  以国潮为主打的服饰品牌,同样不好过。美特斯邦威一直丑闻不断,从今年4月起就存在拖欠员工薪资的情况。财务数据也是大幅缩水,根据最新财报,公司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下降47.4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6.8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501.37%。

  其他初代国潮服饰的日子也不太好过。根据财报,2022上半年,森马的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下滑84.3%。太平鸟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下滑67.57%。

  文化符号沦为营销热点

  国潮发源于文化领域,早期集中在古风音乐、汉服等小圈子中,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从小众爱好到大众追捧,如今已经进入商业领域,形成了一套包含产品设计、跨界联名、市场营销等在内的商业运作体系。其背后是,年轻人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与日俱增,具有统一性的特征。

  与此同时,发源于亚文化圈子的国潮,在发展初期同时具备了差异性特征,是当代年轻人自我认同与个性表达的形式之一。这让国潮本身也附着了小圈子的“优越”特质,通过小众的爱好取向凸显与众不同的自我,进而形成了炫耀性消费。

  以“国潮”为主要卖点的产品,存在高价的特征。有研究指出,“国潮”消费中存在 大量夸示财富而并非满足自身真实需求的选择,尤其是限量版、定制版等高价商品或断货商品,往往会引发抢购风潮。

  2018年,李宁以“悟道”主题系列产品出席纽约时装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元素在系列产品中被广泛使用,不仅让李宁声名大噪,也开启了国潮时代。而“中国李宁”的品牌也与高价绑定。

  有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尤其是“中国李宁”成功跻身的高端领域的成功例子下,大量品牌趋之若鹜,国潮品牌以及国潮营销不断涌现。国潮这个小众爱好升级为大众消费,由文化符号降级为营销热点。品牌争相进行跨界联名,为产品加入情怀元素,以至于出现了Rio六神鸡尾酒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产品。

  国潮的落寞

  今年以来,可以明显发现国潮的热度正在冷却,在营销泛滥的背景下,国潮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基于国潮受众对差异性和个性化的追求,在国潮成为大众营销热点的同时,用户也在不断流失。国潮作为一种潮流倾向,具有和时尚演变同样的特征,当其被大众所接受与重复时,便沦为平庸。而追求个性化的Z世代年轻人,追捧的永远是下一个能彰显自我的潮流。

  另一方面,国潮所依赖的直播带货和种草经济正在失灵。小红书、知乎等平台正在失去消费者信任,调研数据显示,有78.9%的消费者表示自己知道部分平台有伪造“种草笔记”的行为。但大部分消费者仍表现出正向的态度。其中,超过60%的受访者觉得无所谓,自己消费比较理性;22.5%的人则认为“种草笔记”都是别人的经验总结,应当支持;还有17.4%的用户被欺骗过,表示不再信任“种草笔记”。

  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国民消费出现理性趋向。在疫情以及裁员潮的影响下,消费者收入受到影响,这让消费决策趋向保守,更倾向于购买实用的产品。尽管Z世代具备自我表达和自我取悦的特征,但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风险意识的觉醒也成为必然。

  国潮品牌虽然附着了“文化”的外衣,但更多只是表象,是共性。品牌的个性与辨识度,并未在国潮营销中体现。不管是网红小家电的起起落落,还是国潮热度的消退,都在证明,营销能够带来一时的冲动消费,但换不来消费者的忠诚。

  对于一个品牌来说,遵循的是粉丝大于用户,用户大于路人的规则,而将用户转化为粉丝,需要的不仅仅是取向的迎合,还有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有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