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迅雷来说,与小米的联姻揭开了其未来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冰山一角”,特别是对于迅雷移动互联网的规划,小米担当了“助推器”的角色。
与互联网主流的免费模式不同,迅雷一向在探索一条以互联网增值为方向的开展路径。迅雷CEO邹胜龙曾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3年前迅雷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事务,而目前事务的将近一半实现了向用户收费。他提到的收费商品主要是指具有增值服务的迅雷。
官方数据显示,到2013年为止,迅雷的付费会员大概在500万左右,且每年增速接近100%,从规模上来看,迅雷已经成为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互联网付费增值服务提供平台。
但自诞生以来,迅雷一向耕耘在下载领域,当下的迅雷在IPO前面临一个无穷的问题:怎么实现本来优势的用户资源向移动互联网的搬迁?怎么打造一个更符合迅雷商品特性的移动互联网运用场景?新式的小米是一个很好的挑选。
小米拥有近2000万的手机用户,以及3000万MIUI用户,并且今年销量预计翻倍。拥有无穷终端当量的小米即是迅雷心目中的那个“窗口”。经过小米这个窗口,迅雷可以把自个的下载加速、视频加速与游戏加速等云加速事务推向前台。
IPO在即,迅雷经过与小米合作打造平台级的互联网公司,把自个打造得越来越有血肉,越来越性感,在投资者眼里,这些都是加分项目。另一边,小米和腾讯密切的合作关系,不禁让以云服务为主打的迅雷浮想联翩。腾讯至今没有对抗阿里云的重磅武器,而迅雷、小米以及金山云给这个讨论增添了无数想象的空间。科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