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
分享到:

中国创翼.创业故事第5期|陈建强:消防士官研发深井救援设备

时间:2017-04-21 11:13:31 来源:中国网 评论:0 点击:0
  导语:2015年以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承办的“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涌现出了大批蕴含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优秀创业项目。为加大对这些优秀项目的持续宣传、支持和服务,主办方从全国获奖的项目中精选部分典型项目,委托北京优投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进行深度采访挖掘,形成系列创业故事,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推广,并进一步推动创业项目与政策、资本的有效对接。本期讲述的是第一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团队组一等奖获得者、消防士官陈建强自主设计深井救援设备的故事。(由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推荐)

关键词:中国创翼创业故事陈建强深井救援设备

“具备创新精神,国家才能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希望有更多有理想有活力的年轻人投入到创业中来,关心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愿以后天下无井伤人,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家庭都能平平安安。”

——深井救援设备发明人陈建强

“能在中国创翼这样的全国性大赛上得奖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评委们也给了我很有价值的建议,比如设备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样的。最值得高兴的是通过大赛的宣传,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深井救援设备这个领域。”在接受“中国创翼.创业故事”采访时,陈建强说。他是第一届“中国创翼”大赛全国总决赛团队组一等奖的获得者,当时是他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消防员,陈建强富有救人救灾的实战经验,他带来的项目是“高延伸度可视无人深井救援设备”,设备突破了我国在深井救援设备领域的零记录,拥有很大的社会价值。他的设计理念和研发成果得到了比赛现场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的一致赞赏,更被他的大爱精神所感动,最终项目获得了大赛团队组一等奖。

图:陈建强在第一届“中国创翼”大赛上获奖

悲惨事故 激发创新灵感

陈建强是河北省邯郸市消防支队的一名士官,入伍20年来他先后参加过4000余起救援,然而最令他刻骨铭心的记忆却是10多年前参加过的一次井下救援。那是2004年夏天,邯郸一名三岁多的小女孩不慎掉进直径只有30厘米、深20多米的农田机井里,孩子在井下哇哇大哭,奶奶在井上捶胸顿足,祖孙俩的哭声沉重地敲打着现场消防官兵和围观群众的心。井口太过狭小,连一个成年人的肩膀都进不去。没有专业的救援设备,挖井所需时间又太长,陈建强和消防队员只能选择用当地人挖地用的三角耙,接上20多米长的竹竿来捞孩子。最终因耗时太久,孩子捞上来时早已没了气息,身上也被勾得血肉模糊。孩子的奶奶哭的撕心裂肺,几次想跳下井口,此情此景让现场救援人员心如刀绞。亲眼看着一个鲜活幼小的生命因救援不到位而逝去,陈建强内心感到无比悲痛。

由于救援现场的特殊性,深井救援是消防部队罕见的救援行动之一。深井通常地处偏僻,大型救援设备难达现场,救援难度大。国内外有几个通用的救援方法,但都具有很大的弊端,实际操作复杂。第一个方法是下放绳索,指导受困者自救。但大多被困者处于受伤和昏迷状态,意识不清晰,同时这些受困者多为儿童,力量不足,难以自救。第二个方法是在深井的旁边依靠人工和机械再打出一口直径较大的竖井,到达受困者所在深度后,再横向挖通道,打破井壁把受困者救出。但这对地质条件要求很高,如若土质疏松,则容易造成坍塌,对受困者、救援人员都有生命威胁。而且有时耗时过长,被困人员等不到井壁打通,便已失去生命迹象。第三个便是救援人员用绑着绳索呈倒立姿势进入井内,将绳索绑在受困者身上,将其拉出地面。由于井口狭小,通常只允许一人勉强垂直通过,救援行动展开困难。并且垂直距离较长,长时间的“倒挂金钩”极易引发救援人员脑部充血,导致更大危险。

每年都有消防员因竖井救人而导致体力透支、最后缺氧死亡的新闻发生。每当看到这样的报道,看到这么多同行和无辜被困者因深井失去了生命,陈建强心里都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要攻克这“吃人的深井”。陈建强仔细的研究过往的新闻案例和传统的深井救援方法后,想设计一款便捷高效并且能避免伤亡的救援设备。偶然间,他从雨伞打开成面、合拢成棍的瞬间受到启发:“为何不根据这一原理设计救援器呢?”从此,陈建强就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来进行研究和奔走学习。

坚持不懈 挽救深井生命

万事开头难,陈建强不是理工科班出身,没学过机械原理和设计,全靠工作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琢磨、总结。他先自己画草图,搞不明白的地方就去请教大学机电系教授和煤炭设计院高工。图纸出来后,没有充裕资金的陈建强,就低价收集些废旧铁皮铁管,再拿到焊接店拼接组装成样品,小到一颗铆钉,大到二三米高的三角架,每个细小的部件,他都要反复的调试。节假日,陈建强就带着自己制作的粗糙样品连跑多家机械厂。然而多数厂家发现制作此款设备不但工序繁琐,还没有市场规模和效益的时候都拒绝了他。有的工厂开始时答应加工,但做到一半就再也不肯干了,因为制作这个设备既耗费时间又赚不到钱。陈建强只好又去说好话求人,每月的工资都花费在了制造设备和请客吃饭上。

开始时加工厂的老板们不理解这个“轴人”,家人也是一度反对,总觉得陈建强不为家庭进收益反而经常往外拿钱去做不着调的行当,早出晚归,每天不务正业。制造设备的艰难和家人的不理解一度让陈建强感到沮丧,但每每想到因深井事故导致很多生命逝去,不解决问题悲剧还会接二连三发生,于是想挽救更多生命的炽热愿望鼓励着他继续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一个厂商答应以成本价承接生产。他和团队的第一架扩张式深井救援器研制成功。他的团队核心成员也逐渐扩大到20多人,有消防专业人员、军工技术人员和高校师生等。后来他们又逐步改进设备,他们的KZ型深井救援设备一举荣获5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深井救援领域的空白。2010年7月,陈建强和战友们利用深井救援器,仅用半小时便将广平县坠井的5岁男童成功营救出井。现场消防官兵和围观群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陈建强和队员得到了大家衷心的感谢和称赞。初战告捷,这给了陈建强很大的信心鼓舞,“以前在发明研制‘救人神器’这条路上我还打过退堂鼓,救援成功后我便再也没想过放弃它,这给了我做下去的决心。”其后,在多次深井救援中,“救人神器”的有效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图:消防官兵用深井救援设备救出落井儿童

研发升级机器人即将面世

每次救援结束返回消防营地时,陈建强都会反思当天救援的不足之处。陈建强也数不清为他的设备写了多少研发总结了。一次陈建强和团队救助一名6岁的落井男孩,因井壁年久失修,情况复杂,他们用了两次才救援成功。陈建强反复回忆当时的场景,思考为何此次下井进行两次才成功。他琢磨被困人员被救起时,设备之所以变得格外沉重且用时较长,第一次主要是因为钢丝绳长度不够,第二次则是下井方位不对,救援伞架磨擦井壁加大了阻力,导致设备难以顺利提升,也拖长了救援时间。认真反思总结现场救援情况后,他连夜形成文字材料,随后马上和研发小组对设备进行改进和完善。为提高稳定性,他将绞盘由1个变成3个再变成6个。为了让支撑点更坚固,他将三角支架由圆柱改为六方可伸缩的。为了加快速度,他又将连接杆改为榫卯设计,救援设备的升降速度现在能达到每分钟12米,60米的深井只用10分钟便可以完成一个垂直来回。全部救援工作只需要20多分钟,在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内,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更让陈建强欣慰的是,经过各种新闻的报道,陈建强的家人才明白他一直以来坚持做设备的意义所在。“他们现在很支持我,知道我做这个是为了救人,而且消防部队还给我申请研发经费,现在好多想法都可以落到实处了。”经过无数次的改进,现在设备已经发展成“高延伸度可视无人深井救援设备”,陈建强先后荣获公安部颁发的多项奖项。目前,“高延伸度可视无人深井救援设备”已在河北邯郸地区得到全面推广,并在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试用,成功处置多次深井坠人事故。

谈到未来设备的研发,陈建强言语间充满自信,“从最开始成功救人的第一套设备到现在,深井救援设备已经升级到第六代了。未来我对设备的研发充满信心。”陈建强坦言,未来他除了升级设备,还要将各省试点反馈的情况结合改进,以保证设备能适应各种突发情况。同时对于他所一直研发的机器人救援系统,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有空就会去高校和那些师生讨论机器人的研发,现在已经有成品了,不久就会送到上海实验室进行技术检测,相信不到一两年的时间深井救援操控机器人就会和我的救援设备一样可以大规模的使用了”。深井救援操控机器人会降低设备厚度,体积更小巧,操作更简单,最重要的是一旦投放使用,以机器人代替救援人员可以实现零伤亡。

陈建强和团队所研发的各种类型的救援设备都来源于消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其造就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陈建强说:“面对生命,什么事都不是小事,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处于危险中的生命能得到快速又有效的救援。”陈建强以一颗珍爱人民生命、无私奉献的爱心不断研发救援设备,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挽救了无数危难中的生命,是所有正在创业创新的年轻人学习的楷模。

项目:高延伸度可视无人深井救援设备

深井事故是一直困扰我国救援工作的频发性难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深井事故有上万起,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难以估计。传统的深井救援一般采用挖掘隔壁井和人员倒挂金钩的方式实施井下救援,公安消防部队的大量救援实例证明,这两种方法都耗时长、常常延误救援的最佳时机,危险性又大。同时因长期没有专业设备,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的生命往往会出现双重危险。

河北邯郸的消防士官陈建强设计出“高延伸度可视无人深井救援设备”,获得公安部消防局最佳成果奖,并多次获得国家专利。各省试点使用该设备成功开展深井救援,无一失败的案例。使其救援时间缩短至半小时以内,比传统救援方式快了十几倍,为被困者赢取了最佳救援时间。该救援设备的设计为国内首创,国际一流的“高延伸度可视无人深井救援设备”为公安消防部队在深井事故救援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和装备支持,提升了消防应急救援能力。

图:陈建强研发的深井救援设备

深井救援设备依据的是伞架倒置合拢的原理,设置成三个部分,井台上有三角支架,井的中部有连接管,井底有个“大”字型的救援托架,分别托住遇险者的双臂和臀部。实施救援时,它会像一把闭合的雨伞下沉到井下,在落井人的身体下方撑开,然后再把人托上来。救援设备不但能防水还同时安装了先进的视频、音频头和液晶显示器操控台,随时监视井下情况,并能与井下人员直接对话;根据实际情况,还能连接氧气、空气及气体探测设备,更有效地实施救援。

2016年,为进一步提高救援效率、实现无损伤救援,陈建强带领消防科技铁军团体,联合高校师生成立研发小组,并与军工企业等单位合作,专门从事深井救援操控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实现了人不用下井就能迅速安全救援的目的。陈建强和团队所研发的深井救援操控机器人,可以实现井上智能化操控井下,安全快捷完成救援工作,设计标准延伸60米,根据救援需要最大可以延伸至300米,能够在直径只有30-50CM口径深井进行救援工作。

这项科技成果使得深井救援时效及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操作更简便化智能化。在全国消防部队进行转化推广后,将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期困扰我国深井救援工作的瓶颈性技术和装备难题得已破解,填补了国内深井事故救援领域没有专业设备的空白。

专家点评:

代瑞红:优投空间CEO

评语:陈建强士官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敏锐地发现了深井救援设备不足的痛点和实际中的迫切需求,并着手研发深井救援设备,不仅仅是因为他爱岗敬业,更源于他内心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安全的重视。这种立足于自身岗位的内部创新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他所研发的救援设备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更广泛的推广应用,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树东:博伟智鸿合伙人

评语:研发该深井救援装置,采用机械化与数字化相结合的方式代替传统纯人工救援和传统机械救援,体现了智能化的设计思想。井下环境的复杂性,特殊性和不同的处置特点,要求救援装置具备灵活性、高效性以及生命支持系统等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施救人员和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该设备属于小众市场,但是技术含量较高,需要复合性较高的团队。团队可以利用消防系统的资源造福更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