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牛人语录 > 正文
分享到:

雷军「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时间:2022-10-13 15:08:32 来源:科技观察 评论:0 点击:0

撰文|王长胜

  雷军终于出书了,书名朴实到不像个书名——《小米创业思考》。这是雷军刻意为之,要想出一个石破天惊足够引人的书名,对于雷军和小米的营销能力来说,易如反掌,便如此,却反其道而行之,素颜以对,足见其对于内容的自信。我在第一时间收到了雷军亲手签名的赠阅版,用了两天时间,一口气读完。

  在雷军创办小米之前,我就连续多年持续关注和采访雷军,创办小米之后,更是多次专访,可以说,我对雷军和小米的了解,是陪伴式的,知道很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细节。即便如此,读完《小米创业思考》之后,还是很有感触,甚至震惊。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真诚的企业家著作,值得所有创业者和准备创业的人阅读和学习。如果说这是一本创业圣经,可能有点过了,但是,如果说这是一本创业指南,还是相当有资格的,它绝对不只是小米的方法论,而是可以当成任何一位创业者的方法论。甚至,这不只是一本创业的方法论,而是一本关于商业运行规律的深刻思考。

  所谓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它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国庆节前,央视网的《云顶对话》节目就《小米创业思考》这本书,特地专访了雷军。《云顶对话》是由央视网在2022年打造的一档原创场景式纪实访谈节目,由一位“云顶观察员”与“行业思想领袖”深度对话,节目旨在挖掘经济社会中代表人物的高见卓识,传递有理念、有价值观和有深度的“云”端思想。

  当然,囿于节目时长的原因,对话内容只能挂一漏万,就像我这篇文章一样,不可能全面呈现和介绍《小米创业思考》中的必读知识点,哪怕是敲黑板,都敲不过来。所以,读者们还是要找来读一读,可以买实体书,也可以在微信读书上看,很方便的。

  即便如此,我还是有必要就我认为比较精彩的看点,尝试解读一下,不是解读小米方法论本身,而是解读一下如何读这本小米方法论。

  众所周知,当年与雷军同时代的创业者、企业家,都陆陆续续退出一线了,或被动或主动。但是雷军却三十年如一日,热情如火,而且还能站在聚光灯下,这本身就很难得,也很说明问题。是的,一个创业者,凭什么能够穿越30年中的经济和产业周期,始终保持不断的突破进化,他是如何做到的?

  雷总给出了的答案是:坚持梦想、不断思考,以及保持谦逊。这个答案我是不满意的,就像你问一个学霸,如何才能成为学霸,他说努力学习。好在雷军在《小米创业思考》中,给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告诉你应该如何思考,如何总结,如何进化。我们读这本书,就是要读出小米方法论能够供你我借鉴的地方。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小米创业历程,小米方法论,小米方法论的实践,小米方法论与产业生态,小米方法论的演进思考。

  很明白,这是一本用料十足的方法论。

  你可能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小米的方法论到底是什么了。但是,很遗憾,整本书里面,雷军并没有用一句话概括地给小米方法论一个定义。只是在第二部分小米方法论的第一页中有这样一句话:“小米创业的起点,本质上是用互联网模式做智能手机,小米方法论就是互联网思维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延展。”

  “互联网思维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延展。”不是小米的方法论的定义本身,而是小米方法论的外延。那么,定义是什么呢?虽然雷军没有明确定义,但是,以我的理解,小米方法论应该就是雷军一直以来提到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个七字诀当年被很多互联网创业者奉为圭臬。

  回过头来看,雷军诚不我欺也,如果你读完全书,你大概率会和我一样的感觉,“七字诀”才是小米真正的方法论。所以,《小米创业思考》用了整整一章详细介绍了“七字诀”,如何诞生的,如何演化的,如何理解,如何运用,如何避坑,如何跳脱字面含义理解概念本质……可以说是掰开了揉碎了一字一句地把“七字诀”讲的明明白白的,生怕你理解不了,或者产生误解。

  比如,讲到极致,雷军讲了为什么要极致,为什么“哪怕只好1%,也愿意投入100%”,为什么要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做好”,为什么“再不起眼的产品都有最优解”……然后,又怕你误入歧途,把你拉出来,告诉你“没有永恒的最优解”,他说,“替代一匹快马的,不一定是一匹更快的马,而有可能是蒸汽机车。”然后,他又讲到“极致不是自嗨和自我感动”,他说,“极致是一枚尖锐的钉子,我们铆足了劲敲钉子时,要小心钉做了地方。”

  以上引号中的每一个例子,在书中都是一个小标题,用了很大的篇幅展开了讲,里面运用的基本都是小米自身的真实案例,经验有,教训也有,极具参考价值。

  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雷军会舍得把小米的创业心得与经验,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毕竟他还不打算退休。我印象特别深刻,当年,大概10年前,我在望京的卷石大厦小米办公室采访雷军的时候,他可是吞吞吐吐,并不舍得把他总结的一些东西公之于众,比如“铁人三项”,我记得是在他给我讲完“铁人三项”这个概念一年之后,才允许我发表出来。

  总感觉这本书应该是雷军打算退休后才要出版的,不过也是,他还真差点退休了,在央视网《云顶对话》节目中,雷军披露了这一点,他本来是打算退休了,没想到,又被逼回来了,逼着不得不去造车。

  是的,你没看错,雷军造车是被逼的,不然,真就打算休息了,像很多企业家一样。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

  雷军介绍说,“2021年的1月15号早晨,美国宣布把小米公司列入了DOD的名单,就是涉军企业名单,宣布要制裁小米。所以在那一天,我们也开了一个紧急的董事会,大家第一个讨论是怎么应对这个危机,第二个,很快就讨论到下一步的制裁会不会越来越严重,小米会不会连手机都做不了了。我们当时三四万人怎么办?所以有一个董事就说,雷军,你一直强调专注,你说你不做车,因为手机还没做好,说要不你现在开始认真研究一下车。”

  于是,在75天里,小米组织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两次正式的董事会。“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智能电动汽车已经成了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的融合,你不得不干,如果你不干,你就落伍了。”雷军说。

  于是,雷军在2021年3月30日,做了一场发布会,说出那句著名的话,“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创业,我愿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与积累,为小米汽车而战。”

  在那场发布会上,雷军讲述了他创办小米之前的浮沉经历,从遭遇1996年困局,盘古组件受挫、金山差点关门,到创办卓越网做电商,又在互联网泡沫下忍痛卖掉公司,再到离开金山、转做天使投资,最终顺势而为,创办小米。

  当时,我在现场听的,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了要宣布造车,还以为他这是退休前的告别演讲。

  之所以提起这些,我是想说,小米方法论固然重要,但是比方法论更重要的是,你得一直干。

  这让我想起赵本山小品里的桥段,有人问赵本山能喝多少酒,他伸出一根手指。对方问,一杯?赵摇头。对方又问,一瓶?赵又摇头。对方疑惑,赵说“一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