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探索 > 正文
分享到:

保护暗夜星空,维系白昼和黑夜交替的自然规律

时间:2022-10-15 07:29:14 来源:南方都市报 评论:0 点击:0
  10月13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审查批准。这是我国出台的首部暗夜星空保护地方性法规。

  暗夜是一种自然状态,是地球自转而形成的季节和物候现象,当然地球还要围绕太阳公转。一个自转和一个公转,就形成了地球环境的昼夜和四季节律。千万年来,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都在这样的环境下演化和生存。所以,保护暗夜其实首先是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和环境。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一个事件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每年,海边沙滩下的成千上万个海龟卵孵化,小海龟一出生就要回归到世世代代生息和游弋的大海。虽然回归大海之路只有海滩那么一小段,但回归之路却很坎坷,这个过程经常会遇到不少天敌,比如,各种专吃小海龟的海鸟。

  物竞天择和生存的智慧便教给了小海龟们一些方法,一种是投石问路,一种是在夜间行动。出壳后它们向着地平线亮光方向爬,在自然夜色下,大海泛出的亮光为它们指明了方向。但是,世界一些地方的海洋公园的各种照明灯光和迪斯科的闪烁灯光导致了小海龟误入歧途。大量的小海龟在出壳后便在闪烁的公园灯光的引诱下爬向错误的方向,最后要么死于脱水,要么成为海鸟和野狗的美味佳肴。

  不只是小海龟需要暗夜,地球上大量的动物都依赖暗夜生存,如鸮、鸱鸺、夜鹰、鼠妇、马陆、狼、鼯鼠、鼠等,人类越来越多和更亮的灯光造成了它们的生存危机,也是人类的灯光污染造成的生态灾难。

  因此,保护暗夜和星空,首先就是在保护生态和环境。2007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等机构联合召开了首届世界“星光大会”,提出暗夜星空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和遗产,是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全球需重视应对日益严重的光污染,使各类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夜间环境得以维系,使人类世世代代能够观测和享受星空的魅力。

  当然,保护暗夜星空也有助于科学研究,也即天文学的研究,因为观察和研究星空需要暗夜,不需要人为的灯光。保护暗夜天空,就要避免人类在夜晚使用太多的光照,其中建立暗夜保护区是一种较好的方式。2014年10月国际暗夜协会发布了《暗夜保护区项目指南》,提出暗夜保护区(DSR)是一处拥有特别或杰出星空和夜间自然环境的公共或者私人地域,应受到专门保护。

  暗夜保护区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核心区,天空质量和自然黑夜应达到最低标准,二是外围区或缓冲区,支持核心区暗夜价值并获得同等效益。设立暗夜保护区能够促进生态和星空旅游;促进夜间栖息地的保护、夜空及其遗产的公共分享等。

  中国发布了《暗夜保护地项目标准》,在2014年就建立了西藏阿里暗夜公园,即暗夜保护区。现在,青海省海西州发布我国第一部暗夜星空保护地方性法规,表明中国的暗夜保护行动不仅纳入议事日程和体现在行动上,而且有了法律依据。

  青海省海西州冷湖地区是一个高海拔、地域辽阔、大气透明度高、云量覆盖和温湿度偏低的好地方,光学观测条件比肩国际一流大型天文台地址,特别适宜布局世界一流大型天文台。当世界一流大型天文台建立后,就需要利用暗夜保护区对星空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让科学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保护暗夜,维系白昼和黑夜交替的自然规律,不仅是让人类获得暗夜的呵护,还是让其他依赖于地球昼夜和四季节律生存的万物都有良好的生存条件。 □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