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分享到:

让“生产力”再次匹配“想象力”,才是PC市场开启未来的关键钥匙

时间:2022-11-25 21:49:38 来源:搜狐 评论:0 点击:0
  如果某位早期个人电脑的狂热追求者突然穿越到现在,一定会被市面上的PC产品震惊到目瞪口呆。

  这种讶异,不仅仅来自于性能、价格和获取的便捷程度,很大程度上,还可能来自于产品形态:比如拥有两个屏幕的ThinkBookPlus,二合一形态的ROG幻X,使用折叠屏的华硕灵耀XFold。

  不知不觉间,PC,这个已诞生了数十年的产品中,进化出了“新物种”。

  尽管已经跟早期的个人电脑大相径庭,但从底层逻辑上来看,这些新物种与最初的PC是一致的——产品为想法服务。这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运用原点思维,让“生产力”再次匹配“想象力”,才是PC市场开启未来的关键钥匙。

  

  作为人类脑部的延伸,个人电脑从一开始就是“想象力”的造物。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理论在电子学发烧友中间日渐流行。但那时有能力生产计算机的,只有以IBM为主的一些大型企业,而且产品是以大型机为主,主要应用在军事国防、科研教育等领域。普通人想要操作一台计算机,几乎没有可能。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电子学发烧友的想象空间中,始终有一台“能放在家中使用的电脑”。

  1974年,一位叫爱德华·罗伯茨的发烧友率先造出了一个叫Altair的“电脑”,但它没有屏幕、没有硬盘,没有键盘,没有鼠标,看起来只是一个箱子,操控它的办法是“拨弄它前面板上的开关,然后看着那几个红色小灯的按规律闪烁”。

  而后,靠着“想象力”,人类中的一小撮儿先行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创造出了个人电脑,但想要让它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一定离不开“生产力”的加入。

  就在爱好者们带着各种各样的个人电脑出现时,1981年8月12日到来。在这个普通的日子里,IBM宣布推出微型的计算机产品,这款产品被命名为“Personal Computer”。

  这正是“PC”这一概念的由来。

  个人电脑很快成为人类的基础设施之一,人们在上面计算、创造、工作和娱乐,一大批电脑厂商也应运而生。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厂商,大多由早期的爱好者创建,由提前洞悉需求的天才们掌舵,比如微软、intel、苹果。

  中国的PC市场起步要晚些,实际上,直到1996年,联想抓住CPU升级换代机会一举战胜康柏和IBM,中国PC才算真正有自己的品牌。不过,从本质上来看,东西方PC行业的香草时代并无任何区别,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爱好者群体的天才——真正意识到个人电脑的作用,明晰需求,代表着“想象力”的群体,与掌握着“生产力”的厂商关系紧密,两种力的平衡共同创造了一个属于PC的伟大时代。

  在从1996年开始的近二十年时间里,PC逐渐在中国落地,发展壮大,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工作、娱乐与生活的一部分。

  整个行业也迅猛发展,直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到来。

  洞察、梳理、沟通,需要有人重建两种力的连接

  如今很多人将PC时代的黄昏归咎于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的兴起,认为PC的大部分功能被替代了,应用场景收窄了,生命周期行将结束了。但这种说法其实是错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尽管从2013年开始,智能手机的销量越来越大,但那段时间却是个人电脑创新最密集的时间段之一。

  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游戏本逐渐成为各大厂商的角逐的阵地,标压处理器、更好的散热模具和高性能显卡成为角逐的战场;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办公也催生了轻薄本层面的竞争。

  当然,初期的竞争往往是“极端”的,这一时期厂商堆料、进行性能军备竞赛的血战趋势越来越明显。

  如今看来,当年的有些尝试是成功的,但也有一些并未被消费者接受,这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

  创新皆由厂商发起,生产与需求并未完全对准,或者说,“生产力”并未匹配“想象力”。

  这其实可以理解,已经顺风顺水了近20年的各大厂商,在推出产品时固然要考虑用户需求,要考虑“想象力”,但更会考虑生产成本、市场规模、定制难度。

  这实际上打破了早期“两力平衡”的行业格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PC产业的停滞、内卷乃至市场的衰退,根本原因都在于此。

  美好的过去已经一去不返了,但未来,一定要恢复“两个力的平衡”,问题是:谁来恢复?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中国的商业生态中出现了一股新的力量——电商。电商改变了很多行业的整个链条,也包括了整机行业,一方面电商为厂商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电商也帮助个人电脑在中国普及。经意或者不经意间,电商还承担了人电脑行业普及的职责,通过普及认知、优化供应链、提供优惠,让原本高利润但混乱的装机行业日渐变得规范。

  而在电商行业中,京东是与PC行业绑定最深的一个。

  本身就诞生于中关村的京东很早就是中国PC市场的一部分,并且从世纪之交,就承载着消费者与厂商中间地带和连接器的功能。所以,尽管自己并不生产电脑,但京东可能是中国最懂个人电脑市场的企业,没有之一。

  在2010年之前,京东电脑数码更多承担渠道的功能,而从2013年开始,京东开始意识到,自己能够在产业链中,为上游厂商和下游消费者都承担更大的作用。

  这一年,京东电脑数码成为最主流的个人电脑销售渠道,同时深刻洞悉到,中国电脑行业的“消费升级”即将到来。

  消费升级,往往意味着行业细分,为此,京东在仔细调研后率先洞察了“游戏本”和“轻薄本”两条赛道上的机会,并且落实了极为准确的节奏和路径。

  2014年,京东率先明确推出游戏本品类的行业标准,并亲自入局,联手企业推出定制商品,率先助推国内传统笔记本厂商转型——海尔的雷神品牌、清华同方的机械革命品牌,均诞生于这一窗口期。

  而在2016年,京东同样落子于“轻薄本”市场,以制定标准的手段,深化传统的轻薄本为“轻薄本”和“超轻薄本”,帮助厂商抢占方兴未艾的移动办公场景。

  如今回头看去,“游戏本”和“轻薄本”为什么能突破窠臼,获得成功,恰恰是因为需求与产品的统一,是用户“想象力”与厂商“生产力”的平衡。这并不仅仅来源于厂商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更在于“连接器”——正是以京东为代表的新型实体企业洞察需求、制定标准、定制产品、塑造品牌。

  这个链路不是一天就能打通的,而千里之行,一定始于足下。

  让生产力再次匹配想象力,京东将会推动行业持续进化

  需求是生产的根本,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恰恰相反,它变化多端,且近乎无迹可寻。这是厂商的短板,却是京东的长处。作为连接器,只要专注于此,京东总能在蛛丝马迹中发现趋势。

  作为用户购买电脑数码的首选地,京东一直在进化自己获取用户真实需求的方法与能力,这甚至能明晰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京东邀请电脑深度用户进行访谈,并从中清晰发现了用户对游戏本和轻薄本的需求;

  第二阶段,京东不断有意识从用户问询、产品评论、售后服务等全流程环节中打捞灵感、获取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开拓性打造出C2M模式。

  实际上,京东对于整机进化的推动,往往会有这样一个路径:洞察到用户对某个细节的需求,验证这个需求,再对接上游厂商,实现单一部件迭代,客观推动整机进化,而这个细节,有时是硬件,有时是软件。

  比如在短视频从业者口中,京东获知某款英伟达显卡不能适用“剪映”,这大大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京东对此专门进行了评测,确认了问题所在,通过与英伟达的沟通后,厂商直接更新了算法和驱动,带来了一次小的迭代。

  又比如京东洞悉了二次元群体的游戏需求,“好用、好看、最好主题化”,随即便与整机厂商华硕进行了电脑IP化的探索和讨论,最终,推出了广受二次元群体喜欢的“天选”系列。

  京东认为,有效的创新并不一定是大刀阔斧的推倒重来,也有可能是在细节处进化的润物无数。

  于是,在现在,也就是第三阶段,京东决定与用户一起探究未来——当下的PC市场并不好过,性能的过剩、用户换机意愿的降低、其他产品的冲击……多重因素导致行业出货量下降,而这不是仅靠“生产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不断拓展“想象力”,而想象力,来自于亿万用户,来自于不断试错。

  京东打算与新一代电脑用户一起,打破“想象力”的界限,创造新物种的未来。这注定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只有不断尝试、不断分化,才能摸到一点点儿可能性。京东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既看清当下,又洞悉未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信息,才能够对中国电脑企业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推动行业的持续进化。

  不得不说,随着Z世代的崛起,对于个人电脑,用户已经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认知:

  这一点,在B站科技区可见一斑:UP主们正在创造拿洗衣液盒子做机箱的电脑、带有显卡的电磁炉或者拥有三块巨大屏幕和六个音箱的“外骨骼式家庭影院”……

  这或许是无厘头的,或许已经切中了某些人的需求,但这种对于未知的探索精神,像极了早年间硅谷空气中弥漫的“创新之雾”——它们是模糊的、简陋的、是有些不符合当下审美的,但这不重要。

  未来是属于它们的。

  结语

  一个行业的飞跃,必然由天才推动。他们的想象力,往往能解开一些长久困扰人类的难题。但是,当天才不在时,也绝不能忽视普通人的力量,尤其是,系统性的力量。

  有时候,推动行业的革新,一个天才的想法很重要,但不断落地,不断试错的做也很重要。

  对于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PC行业来说,想让PC再次伟大,与其等待天才,不如依靠京东这样的连接器,依靠京东“以实助实”的勇气和气魄,来一起重新回到原点,平衡想象力与生产力,平衡需求与生产,重新认识需求,改进生产模式,实现PC整机在技术、形态、硬件、软件等方向上多方前进。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进化,也往往从某个不起眼的细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