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分享到:

勇做“探路者”,提供“最优解“,亚马逊云科技“兵器库”里有什么?

时间:2022-11-02 10:04:24 来源:DT Value 评论:0 点击:0
  屈原《离骚》有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种“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其实,放在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这种“求索”精神,只有不断探索,勇往直前,才能推动行业的进步。

  10月13日,以"自由构建探索无限"为主题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在线上召开。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的今天,那么作为云计算领域的探路者,亚马逊云科技将如何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

  云时代,亚马逊云科技成为探路者

  技术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没有不断探索的志向、勇气和前进的动力,那么很难在科技领域成为领先者。

  16年前,亚马逊云科技上线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S3),从而拉开了云计算序幕。那个时候,云计算的概念几乎不存在,甚至在创立的前几年,根本没有竞争对手跟进,很多人并不相信云计算能发展起来。而如今光亚马逊云科技自己2021年的收入就已达到622亿美元。

  一路走来,亚马逊云科技不断打破人们的质疑和误解,凭借的正是不断探索,持续创新。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战略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顾凡表示:“亚马逊云科技不会放慢创新的脚步,会继续探索下一代云基础架构、云原生数据战略,也会打造解决方案,去成就行业内的探路者。”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战略业务发展部总经理 顾凡

  如今,经过16年的探索、创新和积累,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S3已经存储了超过100万亿个对象,Amazon EC2每天启用超过6000万个新实例。在全球,亚马逊云科技已经服务于各行各业、各种规模的客户,支持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

  亚马逊云科技更是被Gartner连续11年评为云计算行业的领导者,每年re:Invent都是云计算行业技术的风向标,可谓"亚马逊的一小步,云计算的一大步",正是凭借着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亚马逊云科技一直引领云计算行业的发展。

  但这一切不过刚刚开始,分析师预测全球目前只有5%到15%的IT支出迁移到了云上,未来亚马逊云科技在市场上的增长空间巨大无比。

  亚马逊云科技“兵器库”里有什么?

  2006年亚马逊云科技推出第一个云存储服务Amazon S3至今,现已成为对象存储工业界的标准。从那时起,亚马逊云科技一直在存储技术上投入研发,经过16年的技术积累,亚马逊云科技的“兵器库”如今有哪些出色的兵器能够提供给客户使用呢?

  第一,AmazonNitro系统和自研芯片引领技术创新

  作为云计算的引领者,亚马逊云科技一直构建更先进的云基础架构,推动行业的创新。目前,亚马逊云科技为用户提供多达500种Amazon EC2实例,而支持创新的有两大引擎就是Amazon Nitro系统和自研芯片。

  Amazon Nitro系统的研发,可以追溯到2013年,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从2017年开始,Amazon EC2新实例的研发速度大幅地提高,这都得益于Amazon Nitro系统。Amazon Nitro将虚拟化功能从服务器卸载到Amazon Nitro专用芯片上运行,让亚马逊云科技能够不断地推出具备更高存储带宽和更高网络带宽的Amazon EC2实例。

  在自研芯片方面,亚马逊云科技从2013年开始自研芯片,如今已经拥有自研芯片最完整的产品家族,第一条线是Amazon Nitro,第二条线是用于机器学习推理和训练的芯片,第三条线是基于ARM架构的CPU Amazon Graviton。通过自研芯片,能够带了更好的性能和体验,为客户带来更多效益。

  顾凡表示:"一家云厂商是否是业界的领导者,不能只看他是否有自研的ARM芯片,要看它能否同步推出一系列基于ARM自研芯片的托管云服务,这才是真正考验。亚马逊云科技已经有超过20多种基于Amazon Graviton 2的托管服务,用户无需重编译便可直接享受Amazon Graviton 2的高性价比和低功耗。"

  第二,打造高质量的无边界云

  高质量的网络连接一直是云计算领域一个非常常见的挑战。作为云计算的探路者,亚马逊云科技一直在探索到底能把云拓展到多远的边缘。

  如今,亚马逊云科技拥有全球27个地理区域,87个可用区,为超过245个国家提供服务,拥有最丰富的全球骨干网资源。

  用户可以利用亚马逊云科技的全球骨干网去构建自己的全球网络,利用Amazon Cloud WAN服务,客户几分钟就可以内用软件定义一张全球网络,连接客户在全球的数据中心分支机构、工厂和亚马逊云科技的各个地理区域。

  无论客户的工作负载在哪里,都可以使用与亚马逊云科技区域体验一致的云服务,让云无处不在,从城市中心的办公楼宇到工厂、再到农田、偏远地区的石油钻井、远洋作业平台、甚至到看似遥不可及的太空。

  第三,赋能客户加速构建云原生应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客户会考虑应用Serverless,在真实的用户市场中,客户已经在通过Serverless在构建具体的应用。客户对Serverless构建的应用场景会比原来更宽广,不仅仅是计算,而是横跨云计算服务场景里的多个层面。

  作为Serverless的开创者,亚马逊云科技正在引领开启一个云服务全面Serverless的时代,让客户无需预置或管理基础设施,就可以运行几乎任何类型的应用程序或后端服务代码,帮助客户最大限度减轻运维工作,并增加业务敏捷性,更好地应对业务的各种不确定性。

  亚马逊云科技在16年间推出了大量的容器、无服务器技术的创新以及开发云原生应用端到端的工具链。如今,亚马逊云科技的Serverless计算及容器服务多达9个;数据库服务多达6个;数据分析多达7个。亚马逊云科技每一步都是在探索前人未走过的路,都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

  第四,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应用需求

  亚马逊云科技一直在探索云基础架构如何进化,去充分释放每个应用的力量。无论客户今天的和未来的应用需求如何变化,亚马逊云科技的云基础架构都能够很好的满足,无论是云原生应用,还是以SAP为代表的企业计算,以GPU为代表的异构计算,甚至是量子计算。

  以SAP为代表的企业计算:亚马逊云科技与SAP一起帮助客户的SAP应用上云已经有14年的历程了,今天SAP众多面向客户的产品和方案都运行在亚马逊云科技上面,包括NS2包括SAP Concur、SAP HANA Cloud以及RISE with SAP、乘云而上-SAP数字化转型加速包。亚马逊云科技为了满足不同体量的SAP客户在亚马逊云科技上面部署,也量体裁衣提供了多种大内存的计算实例。

  第五,安全可靠的云

  云安全不只是云安全服务。安全无处不在,始终是亚马逊云科技最高优先级的工作。

  亚马逊云科技的安全是始于亚马逊云科技对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设计和运维,再到所有云服务的开发和上线过程的安全,然后才是云安全服务的创新。在这过程中,亚马逊云科技一直坚持客户拥有和控制数据的原则。亚马逊云科技获得了一系列全球安全合规的认证,而这些认证又可以被用户直接继承。

  亚马逊云科技有着全球最多的区域和最多的用户,这使得亚马逊云科技可以看到更多的安全异常现象。亚马逊云科技先快速地学习并且解决这类异常,再将这种鉴别安全异常和解决异常的能力去嵌入到亚马逊云科技的安全服务里面,从而让更多的用户从中受益。

  赋能行业探路者加速产业数字化

  为了更好地植根中国本地,赋能客户数字化探索与创新,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亚马逊云科技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解决方案去赋能行业探路者。

  针对金融、制造、汽车、零售快消、医疗与生命科学、教育、游戏、媒体与娱乐、电商、能源与电力等重点行业,亚马逊云科技组建了专业的团队,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利用其领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和升级。

  在汽车行业,亚马逊云科技在自动驾驶、车联网、软件定义汽车三个重点领域发力,全面赋能汽车行业向数字化转型。

  在制造行业,亚马逊云科技将从工程与设计、设备综合效率及生产优化、供应链管理、智能设备、质量管理等核心应用场景,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在零售行业,亚马逊云科技将从私域运营、线上零售/电商、智能客服等核心业务场景出发,推动从产品设计、业务模式到购物体验的全方位变革。

  在本次峰会上,亚马逊云科技宣布将升级推出"汽车行业创新加速计划"2.0。这是继去年发布该计划之后的又一新阶段。在新的阶段,亚马逊云科技将利用自身在技术、服务、行业方面的全球经验和优势,围绕解决方案、车企出海、伙伴计划三个核心命题,帮助参与的企业研发更具竞争力的汽车行业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汽车行业升级转型,加强全球竞争力,在汽车"新四化"的征程中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另外,亚马逊云科技还宣布深化与SAP、普华永道、Infor三大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助力各行各业云上重塑。

  不仅如此,亚马逊云科技将通过"促绿色"战略举措,帮助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比如,亚马逊云科技免费的碳足迹工具"Carbon Footprint Tool",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历史碳排放量,估算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替代本地数据中心减少的碳排放量,并且能够根据当前用量预估未来的碳排放量。

  大会最后,顾凡表示:“这一切才刚刚开始,面对更多的未知,亚马逊云科技会和探路者一起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和最优解,云技术给了亚马逊云科技重新想象未来一切可能性的机会,它为所有人提供了一条通往真正转型的道路。亚马逊云科技成为探路者也成就探路者,去帮助他人释放创造力,去实现其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