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分享到:

移动互联打响“支付世界大战”

时间:2016-02-23 14:41:27 来源:时代周报 评论:0 点击:0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陆一夫 发自广州

  从2013年这个“互联网金融元年”至今,中国移动互联市场的生态已经搭建成型,这个生态内涵并不仅在于互联网红包的规模,而是表现出更宽泛的外延:互联网巨头急剧扩张而导致行业边界日渐模糊,社交、支付与消费相互渗透而引发数以亿计用户消费习惯的巨变……种种迹象表明,移动互联带来的巨大红利,已经到了收割的时候。

  2016年春节,互联网巨头共投入将近80亿元人民币,参与到红包大战的狂欢中,他们的目标是中国6亿网民的注意力,以及隐藏在这些网民背后的巨大利润。

  红包大战符合中国互联网经济的特色,在美国,互联网公司通过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来获取用户;在中国,互联网公司更相信价格战,通过烧钱换来市场份额,最终赢者通吃。

  但新的时代终会到来,在微信支付宣布对提现功能进行收费后,这被无数互联网从业者奉行的产品观被打破,用户付费正成为新潮流。

  从烧钱到收钱,互联网寡头们正在将手伸向每一个用户的钱包。

  红包战:二马舞剑,意在社交

  在《场景革命》一书中,逻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吴声认为,移动互联时代下“场景”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是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我们的连接通过场景来表达。选择何种场景,决定了支持什么样的连接方式;构建什么样的社群,最终成就什么样的亚文化。”吴声如此写道。

  毫无疑问,春节是所有场景中最特殊的一个:这个在中国最重要的节日里,每个人用红包取代了其他的社交方式,微信是中国最懂得搭建场景的IM(即时通讯),这一点让长期依靠山寨、抄袭国外概念的社交产品望其项背。2014年通过微信红包这一创新性举措,微信瞬间收获了一批可观的绑卡用户,大受震惊的马云将之称为“珍珠港偷袭”。微信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80.8亿个,峰值高达每秒40.9万个,全球共有4.2亿人参与其中。

  但微信不在乎到底有多少用户通过微信收发红包,重要的是未来在各类支付场景中,有多少用户将微信支付作为取代现金支付和刷卡消费的首选方案。微信红包无疑增强用户的黏性,但这始终只是社交行为,真正能够为微信带来盈利的是向企业收取手续费—在每一笔交易中,微信需要收取费率0.6%的提成。

  换而言之,微信红包的一片繁荣只是为腾讯的支付业务赢得一张船票。“千万不要以为微信红包出来了,就认为微信支付成功了,这是不可能的。”微信支付总经理吴毅认为,微信的角色是更好地完成2C业务,并把2B的接口做灵活,“至于怎么连接市场空间可以交给更了解行业的第三方来做。”

  这恰恰是马云最不愿意看到的。纵然阿里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商家资源,在2B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在2C上却一直受制于腾讯。即使已经拥有微博陌陌等社交入口,但他们在用户黏性上始终难以与微信媲美。

  在“偷袭珍珠港”两年后,马云祭出的反击是让用户量最大的支付宝作为红包的载体,从金融圈反向渗透至社交圈。因为收集福卡的交换机制,支付宝瞬间导入了大量用户的社交关系。支付宝的数据显示,猴年除夕夜,总参与达到3245亿次,并且有11亿对好友成为支付宝好友。

  “对于支付宝这样不是很缺用户的APP,花多少钱买一组关系,是值得呢?”TMT观察者魏武挥并不认为阿里搞社交只是刷存在感,而是确有必要—口碑传播是当下最好的产品营销方法,通过建立关系形成社交链是前置动作,“腾讯金融缺绑卡,蚂蚁金服缺关系,缺啥补啥。”

  马化腾发狠话,要干掉“钉钉”

  这场看似热闹的红包大战,实际上是二马对社交关系和互联网金融的一次争夺。双方均从自身的优势出发,试图深入对手的腹地,但他们都很清楚,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结束。

  “社交网站和社区是有巨大的差异,腾讯在做的是社交,我们未来发展的是社区,社交和社区是有巨大的差异,社交做的是分享,社区做的是共享,如何打造一个更加广泛的社区活动,这是我们希望的。”在亚布力论坛上,马云并不掩饰阿里要继续抗击微信的野心,“无论是来往也好,钉钉也好,今天在这里不会放弃,我们不认为阿里巴巴是电商的大头,超越阿里巴巴只是时间问题。我不认为微信今天已经是大佬。”

  在中国,社交产品竞争之激烈远远超出其他互联网创业领域。艾媒咨询对去年中国手机APP的统计,一个APP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10个月时间,85%的用户会在1个月内将其下载的应用程序从手机删掉。从死亡率来说,社交类APP竞争最为残酷,社交类应用的死亡率高达35%。

  这与腾讯在IM领域的长期垄断地位分不开,但并不代表微信不存在问题。艾媒咨询CEO张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信息过载对早期已经开始使用微信的用户更为明显,随着使用场景的不断叠加,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加剧。“微信的商业化进程会随着腾讯的战略需要而加快,尤其是当支付宝加入到红包大战后,外部压力将推动微信走向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陌陌、无秘等主打陌生人市场的社交产品获得成功,激励着更多的创业团队在细分场景上寻找生存空间。

  钉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2014年5月,一支不到10人的团队从“来往”事业部独立出来,悄然开发出“钉钉”,牵头人是来往事业部的产品老大,陈航。

  虽然一出生便是“富二代”,但钉钉的发展绝非一帆风顺。2013年阿里启动“来往”项目,希望以此挑战微信的江湖地位,只可惜最终败下阵来,而钉钉正是诞生于来往的转型探索过程中。凭借着阿里丰富的商家资源和经验优势,主打企业级社交的钉钉杀出了另一条血路,并在这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如今,这款每个月保持着10万+增长速度的社交软件已经成为马化腾眼中名副其实的“眼中钉”。有媒体报道称,不久前在腾讯内部的一次大会上,马化腾发狠话称要“像干掉来往一样,干掉钉钉”。根据微信官方公布的数字,微信企业号接入企业数超过60万,而同期与钉钉达成服务的企业超过100万。

  “我们也是从媒体上看到类似的报道。”孔明是钉钉的创始人之一,目前是商务团队的负责人。“我认为不存在所谓的超级APP,微信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功能,保持差异化竞争才是钉钉当下最需要完成的工作。”孔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钉钉在进入移动办公领域走过很多弯路,我相信以后这会成为钉钉的优势之一。”

  面对来势汹汹的钉钉,腾讯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去年10月,腾讯发布了多平台管理工具腾讯企点,在某种程度上将QQ和微信的企业功能进一步整合。据了解,目前企点助手正在打通腾讯内部各个社交平台,吸收、整合腾讯内部为企业社交服务的优势功能。

  “阿里的每一次伟大愿景,都是靠坚持、细节和创新做出来的,没有坚持不可能走到现在。”显然马云对钉钉抱有很高的期望,“我们在社交领域被一拳打晕以后,不继续努力一把,就不可能有钉钉,钉钉是被打败之后再度起来的。阿里不怕失败,阿里的文化在于每一次失败,每一次挫折,都能重新思考重新来过,只要初心不变,只要坚持,总能够杀出来。”

  支付战:Apple Pay入华难改格局

  2011年,为了获得央行第一批支付牌照,马云顶住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让支付宝变成一家纯内资公司。彼时财付通的覆盖人群是腾讯产品的用户,用途主要是腾讯IM和游戏的充值服务。

  4年后,移动支付成为O2O闭关的重要一环,衍生出超过20万亿元的交易市场,预计至2018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至52.11万亿元。

  从易观智库统计数据来看,移动支付的市场格局基本确定,银联商务、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以35.87%、33.18%和9.62%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

  主导着移动支付格局的,是巨大的用户规模。目前微信支付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4亿,但相应的基础设施却未能跟上用户规模的发展速度,例如与银行的议价能力。在宣布微信支付对提现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后,腾讯将责任推向银行,表示“随着业务激增,巨额成本已经难以承受”。

  但这一说法却遭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质疑。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银行在第三方支付每次调用快捷支付接口时都会按金额收取手续费,也就是说在用微信进行转账时需要向银行支付手续费,但在提现环节在部分银行是不收取手续费的。

  边晓瑜认为,微信之所以选择在提现而非支付环节收费,可能是试图通过影响用户提现决策来将更多资金留在微信钱包内。目前微信正在积极创建、完善各种线上、线下的支付场景,希望通过提现收费来将微信钱包内的资金引入进各个场景里运行,从而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提高用户黏性。

  值得注意的是,发布将近两周年的Apple Pay也跨过大洋彼岸加入到这场移动支付战中,不过情况却不容乐观。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目前NFC手机终端整体占比只有25%,而银联在全国1000多万台POS终端中,“闪付”终端仅有300万台。

  边晓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Apple Pay入华将对目前的移动支付格局带来新变化,但变化不会太大。“从线下来看,Apple Pay的范围局限于安装了银联标记pos的线下店面,一般来说拥有银联pos机的店面规模较大,通常支付宝和微信早已扎根,且本土两巨头也向银联pos机触及不到的中小商铺深入。”

  在移动支付大局已定后,未来线下市场比线上更富有潜力。在2014年初滴滴和快的补贴大战后,去年和今年春节期间的“红包大战”已经完成了用户的市场教育。此外,支付宝和财付通利用用户规模优势,借助O2O的繁荣开始不断拓展商超、餐饮等场景,线下的争夺将比以往更加激烈。